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6 道试题
1 . 2024年1月1日,《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行为选择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无条件的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 . 当前全球挑战相互交织,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应对。团结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唯一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其成员现有193个。联合国成立以来,围绕联合国的宗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努力促进了国际合作,保护了全球环境;通过了一系列关于人权的宣言、公约、决议,为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21世纪后,恐怖主义、地区冲突、贫困饥荒、自然灾难、流行疫病等全球性的挑战使人类觉得自己是如此脆弱,也使走过75年的联合国站到了引人关注的风口浪尖。近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极少数西方大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国力,或绕开联合国,或阻挠联合国改革,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单边主义色彩。

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多年来,恪守对《联合国宪章》的庄严承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累计派出5万余人次、参与2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指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精神。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习近平指出: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将继续全力参与联合国事务,全力捍卫联合国的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材料三   第68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申明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同时敦促各方通过直接政治对话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在联大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表决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时投了弃权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

2022年4月以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分别与俄乌两国领导人会面,协商解决乌克兰粮食出口问题。2022年7月22日,黑海粮食倡议在伊斯坦布尔正式签署,乌克兰粮食依托敖德萨等3个港口恢复外运,增加乌克兰粮食出口,为缓解国际粮食价格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是地球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坚持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材料四   2023年2月13日联大举行非正式会议,听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关于“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进展情况的通报。《我们的共同议程》是就和平与安全、发展、人权、公共卫生、气候变化、子孙后代等关键议题提出一系列治理倡议,并就联合国机构改革提出重要设想,实现联合国从管理者向倡议者、召集者转型,着力推动联合国迈向2.0时代。

恐怖主义活动由来已久,随着恐怖主义威胁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地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人们更加希望各种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防止更大灾难的出现。许多国家的代表表示,希望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认为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应该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8):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9--12):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3--15):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联合国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不是所有国家必须遵守?
2.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联合国有哪些机构?
3.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中国台湾为什么不能加入联合国?
4.结合材料,简述联合国成立的背景、意义以及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5.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联合国大会讨论乌克兰局势,体现了联合国的哪些宗旨和原则?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
6.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你怎样评价联合国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7.结合材料, 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分析针对恐怖主义袭击应如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8.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说明联合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9.结合材料,请运用国际组织的知识,说明世界卫生组织拒绝邀请中国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依据。并分析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所体现的道理。
10.有人认为,应对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必须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而不能对它进行改革。对此你怎么看?
11.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个平台(联合国)。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合国的有关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支持联合国推进《我们的共同议程》?
13.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在生物多样性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4.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以“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积极影响世界”为主题,写一个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5.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表示中国试图将国际组织“武器化”,在联合国施加恶性影响。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撰写一篇短评驳斥这一观点。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10-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8.2?联合国

3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某校高二(1)班学生以“走进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为议题,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2023年5月,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万步炎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秉持科技报国理念,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模范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潜心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大力奖掖后学,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材料二   2023年3月,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林占嬉经过无数次试验,于1986年发明了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菌草技术。长期以来,林占嬉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目前林占嬉的团队已筛选、选育出49种菌草,菌草技术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林占嬉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

材料三   “边境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为了这个承诺,无数缉毒民警风餐露宿、隐姓埋名、卧底擒凶,冒着枪林弹雨与毒贩生死搏杀……只能以“马赛克”示人,据不完全统计,牺牲在缉毒岗位上的警察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把自己的生命默默无闻奉献在战场上的足可称为英雄,特别是我们的缉毒英雄。西方的毒品文化,起源于美国影响深远的嬉皮士颓废派运动时期,大量的吸毒者特别是青少年吸毒者在美国出现,产生了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立又并存的亚文化形式,这便是毒品亚文化或称吸毒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包括一定的社会风尚成分,或者说,有一种视吸毒为荣、崇尚吸毒的道德风尚。正是这种风尚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破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材料四   6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鼓舞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涌现出一批批雷锋式的英雄人物。从与时代同行诠释“雷锋精神”生命力的郭明义,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扶贫干部黄文秀,再到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乡村教师张桂梅……在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无不闪现着雷锋精神的道德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让雷锋精神在一代代人的赓续传承中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查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查,答案不唯一,调动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有何关系,有何特征?
2.人的价值含义?如何理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价值观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意义、要求?
5.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万步炎同志为什么会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6.结合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运用价值观知识说明在平凡岗位亦可铸就辉煌的人生。
7.说一说你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8.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人生的真谛,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加以说明。
9.分析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0.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嬉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原因。
1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说明缉毒英雄为什么能够一往无前地做“刀尖上的舞者”。
12.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容任何污蔑和亵渎。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有关知识,以“让英雄流血不流泪”为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13.班级举行“树立正确价值观,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每个要点在15个字以内。
14.以“弘扬雷锋精神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撰写两幅标语。
2023-09-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6.1价值和价值观

4 .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通过“天”表示出来。天有多重含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把中国古代的“天”归纳为五种意义: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至于天人关系,也有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德等多种天人关系,其中以天人合一为主流。敬畏上天源于古人对天的信仰。中国古人信仰是多元的,但终极来源还是天。人们对上天以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鬼神精灵都怀有敬畏戒惧之心,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敬天”就是要敬重人类赖以生存和工作的大自然和社会,并自觉地遵从天理、公理;“爱人”就是要对社会和他人抱有真诚的关爱、帮助之心并付之行动。简单地说,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正道,爱人就是摒弃私欲、体恤他人。


(1)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2)“敬天爱人”思想对人有什么影响?
5 . 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这种反作用终归是有限度的
②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经济基础能够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0-24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五课易错疑难集训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3年6月底,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于凝聚人民力量、推进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     )
①标志着爱国主义教育首次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旨在完善法治体系,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③顺应时代要求,为爱国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④推动爱国教育常态化,厚植人民家国情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调整人民群众、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其颁布施行成为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契机。关于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推进政府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
②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要义,坚定全社会的法治信仰
③学好用活民法典,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思维
④宣传民法典这一根本法,推进法治社会纵深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包括清洁、烹饪、公益劳动等内容,“动手”指数很高。开设这门课,旨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之所以强调“动手”,是因为(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②认识源于实践并以实践为目的和归宿
③以实践为基础的正确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素质能得到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1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课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2021年7月17日至18日,第五届中学生哲学大会在北京市某中学举办。中学生哲学大会是向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初、高中生开放的学术平台,旨在搭建中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对于哲学以及哲学研究的兴趣。此次大会举办的意义在于(     
①能够为提升中学生的成绩提供具体的方法建议
②能为中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指导
③为中学生认识世界提供零散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④为中学生学习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7更新 | 167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时1 追求智慧的学问
10 . 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通过革命旧址和文物等实体性红色文化资源,直观再现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历史;通过现代影视和文艺作品深度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调动青少年学习红色知识的积极性。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活动(       
①有利于继承优秀革命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旨在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健全向上的人格
③可保证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础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