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9 道试题

1 . 材料一   列宁在《论国家》中对国家作了简单明确的论断:“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一种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上述论断表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材料二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最佳制度安排。

材料三   恩格斯指出:国家的“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这表明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同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国家政治统治职能以社会管理职能为基础,没有经济任何统治都难以持续下去。

材料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以美国为例,美式民主仅代表并服务于少数资本家的利益。金钱政治贯穿美国选举、立法、施政的所有环节,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转化为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美国知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直言,美国人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与他们的财富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

材料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决定了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在总结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构建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材料五   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不同国家的政体可能多种多样,但终归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各国的历史文化不同、现实国情不同,民主的形式选择必然不同。



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国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国家性质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3.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国家职能主要有哪些?
4.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些国家国体相同,政体却不同?
5.运用国家性质的知识,分析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6.运用国家基本要素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坚决反对美方邀请台湾当局参加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
7.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相关知识,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照搬他国政体?
8.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民主为什么会有本质上的差别?
9.“美国人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与他们的财富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运用民主的实质的知识,说明专家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0.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角度,分析拜登政府为何不是美国人民的“救世主”。
11.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相关知识,撰写一篇短文,对美国召开“领导人民主峰会”的行为发表评论。(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200字以内)
12.某校高二(三班)将组织开展以“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 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个活动计划。
1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然而,在外部势力支持下,香港社会有些人混淆视听,鼓吹香港有所谓“固有权力”“自主权力”,为对抗中央制造理论依据。面对“港独”言行,为维护国家统一,请你为中央政府提三条建议。
2023-10-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1.1国家是什么

2 .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而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政党制度必然各具特色,从政党制度来看,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既有政党,又有利益集团。 在美国,除了投票选举和参加竞选外,公民组成或加入利益集团也是一个比较便利的政治参与方式。

材料二   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制。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构的,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根植于人民,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还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政党外交新格局已经形成,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负责任态度,也感召着这个星球上越来越多的人携手前行。2022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一份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的报告。根据该报告,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3.1%,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材料三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陷治理困境,号称以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理体系的西方欧美诸国乱象频发:英国政府连续更迭凸显国家治理困境,保守党受政治丑闻困扰,新首相特拉斯仅执政45天便被迫辞职;法国正经历如火如荼的罢工潮,其导火索是退休制度改革;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形势严峻,金钱政治、种族歧视、宗教问题、枪支泛滥、警察暴力、贫富分化等痼疾难除……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日益失望。

近年以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美国政策不断变脸:奥巴马政府时期,首次签署《巴黎协定》,共和党人上台后,因与化石能源集团关系密切宣布退出该协定;而受清洁能源利益集团支持的民主党人拜登当选总统后立即重返《巴黎协定》。

2023年3月,美国几天内相继发生银行关闭事件,引发市场震荡,也成为党争的话题。拜登把责任归咎于投资者和老对头共和党。而特朗普则把这场危机的矛头指向民主党……有美国媒体直言,“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而非银行”。

材料四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应被用作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美国打着民主的幌子搞霸权霸道霸凌,本届美国政府固守冷战思维,挑动意识形态对立。

2023年2月美国以“流浪气球事件”为由,展开了对中国的围堵,美国众议院 “逢中必反”,其下属机构一天之内通过了11项涉华法案,美国共和党表现得比民主党更为强硬,美国两党虽然分歧严重,但在涉华议题上往往能保持一致。

代表着强大利益集团的“军事工业复合体”体制绑架着美国政治制度,故意寻找和制造敌人,引发俄乌军事冲突。一年多来,目前俄乌战事依旧胶着,美国能源巨头和军工集团大发战争财,但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反对拜登政府“掺合”俄乌冲突,对此,有人认为,美国就是个“搅屎棍”,它搅到哪里,哪里乱;但有美国学者却指出:“美国的所做作为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无可厚非。”



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8):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9--12):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3--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简要说明政党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和本质所在。
3.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说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4.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有哪些?
5.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如何正确看待美国的两党制?
6.有人认为,美国的利益集团是维护广大公民利益的强大力量。请你运用所学的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
7.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评价所谓的“美式民主”。
8.写出我们国家实行的政党制度。并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相关知识,分析邓小平说的“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制,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制度”。
9.结合材料,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说明美国两党为什么往往能在涉华问题上保持一致。
10.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陷治理困境的原因。
11.“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而非银行”。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12.有人认为,美国就是个“搅屎棍”,它搅到哪里,那里乱。请从国家本质和美国利益集团的角度,分析美国沉迷于“搅屎棍”的原因所在。
13.有美国学者认为 “美国的所做作为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无可厚非。”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该学者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200字以内)
14.近年来,我国对外政党交流频繁。请你为对外政党交流拟定两个宣传口号,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宣传口号限20字以内。
2023-10-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1.3 政党和利益集团

3 . 在学习《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课内容时,某校高二年级学生收集了一些材料,并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材料一   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神创说。但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现在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材料二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模拟人脑的活动来研制出先进的机器人,2023年2月,ChatGPT火爆全网,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不同于以往的AI形象,ChatGPT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用拟人语气和你互动,甚至可以写代码、写脚本、制定商业提案等之前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升级,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意识可替代人的工作”。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病毒、瘟疫其实一直与人类相生相伴,而病毒、瘟疫也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如公元2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发生的伤寒、天花等多种瘟疫事件,导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14世纪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约2500万人的生命;等等。这些事实证明了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病毒与瘟疫。同时,探究这些瘟疫事件的发生根源,我们会发现,瘟疫事件多与人类过度干预、开发、利用自然有关。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

材料四   近年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双减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 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具体的物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有何关系?我们应怎样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2.纯粹的动物心理能否自发地形成人的意识?意识为什么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3.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4.什么是规律?谈谈你对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看法。
5.“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有同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7.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
8.有人认为,正确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错误的意识不反映客观存在。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9.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最终电脑可以代替人脑产生意识”。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10.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的理解。
11.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12.(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2)为落实“双减”政策,某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宣传标语,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不要超过20个字。
13.小组辩论活动:“电脑能够取代人脑”VS“电脑不能取代人脑”。小组商议,确定立场,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活动。
14.综合所学知识,以“人工智能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携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2023-09-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必修4:世界的物质性(第1单元2.1)

4 .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材料三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展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采取了及时有力的举措,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中国航天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四个自信”的?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3.阐述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了怎样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什么理论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5.有人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见解。
6.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
7.结合我国战疫实际,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谈谈在严峻形势下中国交出满意答卷的原因。
8.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阐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9.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11.某位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请你续写完成该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能够承接上面内容;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切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雄辩地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华自信”中任选一角度,论证“2023年中国经济必然稳中向好”。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标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3.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这一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9-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5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是5%左右。这是客观分析、理性思考、战略谋划的结果,是站在全球高度、立足全球视野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务实、可靠、理性,不盲目、不保守、不冲动,是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变化、体现中国经济特点、符合中国经济实际、满足中国居民就业需要后确定的。从唯物论角度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的制定(     
①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
②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表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材料一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2022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进博会上,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共赴“东方之约”,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汽车等领域150多家企业集中展示。国务院国资委组建了99个中央企业交易团进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3月,北京地区首趟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平谷马坊站驶出,18天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全程约9000公里。目前,平谷马坊中欧班列为临时班列,随着货源组织的进展和马坊站的不断建设,今后有望成为固定班列。

面对当下百年变局与挑战,我国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固链、稳链、强链,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贸易,吸引许多万里之外的海外买家,让贸易成交的效率更高、市场更广阔多元,也让中国企业逐步塑造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提高利润空间、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在畅通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惠及各国人民。

材料二   过去几十年,一些国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现在这些国家的一些政客却公然声称“本国优先”,实行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在国际上蔓延,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国际贸易网络和相关金融活动产生的冲击,使全球经济供应链断裂阴霾挥之难去。

美国固守冷战思维,大搞封闭排他“小圈子”,将经济科技问题武器化、工具化,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经济地位,为了打压中国,维护其霸权地位,胁迫他国选边站队,不择手段编造事实,大肆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本质上仍是冷战思维作祟,是一种新的话术陷阱,注定不得人心。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强调自身的“经济主权”,鼓励本国企业迁出中国,全球产业回流有抬头之势,这对中国经济和全球化趋势都会带来很大打击。问题是,对于资本而言,利益是衡量的唯一标准,广袤的土地和充足的劳动力,是我国吸引外企制造厂商入驻的关键,加之部分外企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生产销售模式拥有独特性,回了国,很有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如果给出的价码打动不了这些资本家,想要转移企业,也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查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
3.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经营的目的是什么? 跨国公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
4.搜集材料,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5.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说明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6.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坚信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
7.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数字贸易发展的必然性。
8.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北京开通中欧班列的意义。
9.举办进博会将全球优质的产品、服务“请进来”,也为国际经济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和动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10.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真的能从中国回去吗?
11.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中国打着进博会的旗号,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 200字以内。
12.面对各种反全球化思潮,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将走向终结。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观点加以评述。
作答要求:①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②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13.请你为中国更好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3-09-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7 . 在山东济南,“党员先锋车”活动自2001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泉城出租车行业的“招牌”。近年来,济南市多部门联合推动“党员先锋车”从巡游出租车拓展到网约车、公交车、大货车,“党员亮身份”一直延伸到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推动服务提质、工作提效、发展提速。此类活动的开展(     )
①是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中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②说明党的纯洁性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
③表明党的领导是激发行业发展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正确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4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8 . 国家是什么
(1)国家的本质
①国家是________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它是国家安全的________
③民主具有鲜明的________,服务对象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对象是被统治阶级;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所有民主制度的国家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________的民主。
(2)认识国体与政体
国体________政体,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政体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国体、经济、政治、文化多种条件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2023-07-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01 讲核心
20-21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判断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抓住主要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方面,而对某些个别现象如学习成绩偶有下降或上升,要舍弃,不予考虑。这是(  )
A.思维具有概括性的具体表现
B.思维反作用于实践的具体表现
C.思维如实反映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体现
D.思维凭借已有经验和知识,认识未知事物的表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农村人口占主体、且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的背景下起步的,因而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构成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关系经历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演变,城乡关系则经历了“农村支持城市—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上述演变折射的是国家发展战略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经济增长导向,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变迁,反映的是伴随着时化变化我国对工农城乡关系认识的深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城乡居民福利水平提高则是贯穿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根本逻辑。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体现的哲理。
2023-12-07更新 | 209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调研】课时作业(十五)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时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