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240 道试题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使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②使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转变
③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④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进而建设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正式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通过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内在逻辑。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社会发展状况,要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的出路”。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由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到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了67.8%;1956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21.3%。对此,毛泽东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变革生产关系的依据和意义。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共产党宣言》专题展,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分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在世界的传播”“《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画’说《共产党宣言》”等四个单元。展览重点突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深入介绍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的意义;挖掘了我国先进分子为寻求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真理,在《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影响下探索发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付出无数艰辛努力后最终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某参观者观看完专题展后深受感动,对下面一段话非常感兴趣: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1)结合材料,回顾历史,分析《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和传播的重要意义。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该参观者所关注的那段话的认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认知和宝贵经验。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6 .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党一直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我国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建立起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④在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7 .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明了关于严格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并提出在经济上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的方针,并找出一条中国化的道路。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8 . 下面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地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场景。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借助农业合作社,我国实现了对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②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③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把农民和生产资料组织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9 . 到1956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这些成就的取得(       
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②使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③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在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中国共产党(       
①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经历了大革命、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②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群众路线为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③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④促进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月考卷一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