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要求整体把握漫画(如下图)内容与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自身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下列给出的标题中比较切合漫画寓意且对应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写人与做人——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B.成才与成人——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C.圆滑与正直——矛盾具有主次方面
D.部分与整体——关键部分发展决定整体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上图可以看出,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2)结合《共产党宣言》中的上述内容,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解。

材料三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
2022-02-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19年东方卫视推出大型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通过走访纪实和影视化演绎的手法来讲述英雄故事,展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寻访英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B.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C.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表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D.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4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以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D.理性认识是获得感性认识的目的
5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具有送别属性,反映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折柳寄情反映离别的状态,体现意识反映物质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2824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向全世界展示主办国家和城市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及阐释。每届奥运会都有不同的会徽,但所有会徽都带有五环标志,然后再衬之以反映东道国特点或民族风俗的图案。



(1)结合材料,说明奥运会会徽是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

材料二   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体育强国梦,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2)近年来,某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文化建设,拟于近期组织开展“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活动。请依据材料二,为该活动提供两点指导意见。
2022-02-1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3月,以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为代表的一系列欧美银行爆雷事件震惊了全球,这或许预示着美西方将爆发超越大萧条的经济危机。以下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的表现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可通过具体的改革方式加以解决
④预示着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不可避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材料说明(     
①时代孕育了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着时代进步
②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时代要求,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哲学智慧源于伟人的思考,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30更新 | 643次组卷 | 6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唯有志智双扶,才能拔掉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子,彻底摘掉贫困的穷帽子。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B.文化以经济为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2022-07-0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材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反映
③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