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研究所科研人员与英国合作者共同再次观测到了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心跳”——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这种信号的周期携带了关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物质尺度和结构的关键信息,新发现或将让我们对黑洞这一特殊的天体有更深刻的理解。材料说明(     
①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准周期震荡信号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物质的可知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08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笑林广记》是我国古代民间笑话总集,收录了许多有趣的笑话。其中有不少富含哲理,发人深思。《修凳》:乡间坐凳,多以现成树丫叉为脚者。一脚偶坏,主人命仆往山中觅取。仆持斧出,竟日空回,主人责之,答曰:“丫叉尽有,都是朝上生,没有向下生的。”


《懒妇》:一妇人极懒,日用饮食,皆丈夫操作,她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已。一日,夫将远行,五日方回,恐其懒作挨饿,乃烙一大饼,套在妇人项上,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门而去。及夫归,已饿死三日矣。丈夫骇,进房一看,项上饼只将面前近口之处吃了一块,饼依然未动也。



运用所学哲学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回答:
(1)意识活动有哪些特点?
(2)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是什么?
(3)结合上面两则笑话,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024-01-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对下图漫画《脱节》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②这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

③应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④要进一步全面放开市场准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材料三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表明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试说明材料三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地位和优点是什么?
6 . 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上述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③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语言是记录社会生活的符号《咬文唱字》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核心标准,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评选为2020年十大流行语。这(     
①说明语言的价值在于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②表明年度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烙印
③体现出语言反映社会性质并能促进社会发展
④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18次组卷 | 60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9 . 近年来,“晒黑族”异军突起,他们将社会上的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醒其他民众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晒黑族”的一句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对“晒黑 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拓宽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
②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维护社会正义
③是公民享有决策权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④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参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4更新 | 88次组卷 | 44卷引用:新疆呼图壁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0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具有送别属性,反映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折柳寄情反映离别的状态,体现意识反映物质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2808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