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B卷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3-07-31 2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这启示我们(     
A.应学会诡辩的技术以自圆其说
B.要避免偷换概念而违背同一律
C.不要违背矛盾律的错误
D.排中律是思维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
2022-11-04更新 | 406次组卷 | 18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3+“逻辑”的多种含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着眼于“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发展大势,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以及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的战略对策,并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由此可见科学思维(  )
①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需要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着的整体 
③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④有利于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散文随笔的写作,只要心有意态,笔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飞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这种写作一旦开笔,听任心灵的解脱与呈现;大脑愈有空白,笔下愈有意外而惊人的灵性出现。散文随笔的创作过程表明(  )
A.思维的内容可以来自人的主观想象B.思维能够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C.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具有能动性D.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23次组卷 | 60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有人把一只小鸡的腿拴在木桩上,小鸡随即发出“唧唧”的求援声,正在远处觅食的鸡妈妈一听到小鸡的叫声,就不顾一切地跑去救援。当实验者用隔音玻璃罩把小鸡罩起来时,母鸡就听不到小鸡发出来的求援声了。虽然小鸡仍在挣扎,但是鸡妈妈却眼看着受困的小鸡不管,根本没有任何救助小鸡的行为。这个实验表明(  )
A.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鸡妈妈见死不救D.理性思维比感性思维更正确、更深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十四五”规划编制具有新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从全局高度来审视,科学布局、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才能推动地方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一要求告诉我们(     
①只要学习逻辑知识,就能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
②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正确把握历史方位
③运用科学思维,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④正确的思想、成功的实践是由科学思维决定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其本质属性,进而分析货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写出了《资本论》一书,从而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密的科学体系。这一思维过程(       
①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②具有直接性,可以使人们直接实现预期目标
③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认识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08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科学精神”素养]2020年,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的问题由浅层次逐渐转入深层次,掌握和运用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才能更加有效推进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强化科学思维是因为(   
①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进步
②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深化改革是衡量思维方法成功与否的根本尺度
④科学的思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治国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9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巩固训练(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核心素养拓展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抽象思维反映认识对象,是通过一系列环节和阶段实现的。读思想的构成与分解形式图,从图中看,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A.概念、判断、单个推理、系列推理
B.复杂思想、推理、判断、概念
C.概念、多个判断、推理
D.概念、判断、推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安全管理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维上必须强调对安全活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识,提高超前思维能力,将历史、现实和将来相联系,把握安全的现实状况和走向,增强对事故发生的预见能力,从而适时调整安全策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说明(     )
①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辩证地把握客观事物
②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③思维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一定要继续发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强调发扬深圳精神,是因为(  )
A.思维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B.思维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新冠肺炎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判断标准是通过症状进行判断,患有新型肺炎的患者普遍会出现发热症状,并且伴有浑身乏力、没有精神,发热症状会一直持续,体温很难下降。新冠肺炎患者还会干咳不断,与普通感冒患者不同的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是不断的干咳,而且干咳得比较厉害。除了不断干咳之外,新冠肺炎患者还会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第二种判断标准是通过CT影像来进行判断,早期新冠肺炎患者CT影像中会呈现出多发小斑片影以及间质的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CT影像会呈现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以及浸润影。CT检查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常规的结果才能进行综合的判断。

第三种判断标准是通过核酸检测来进行判断,新冠肺炎患者的核酸检查为阳性,新型冠状病毒非常狡猾,很会隐藏自己,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检查才能检测出阳性。核酸检查是确诊新冠肺炎最准确的方法。

以上三种新冠肺炎诊断标准中,症状判断适合患者进行自我筛查,一旦发现自己有新冠肺炎症状,应立即避免和他人接触,并戴好口罩,立马到医院进行诊治;CT影像检查和核酸检查适用于医院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确诊。只要大家同心协力,胜利就在前方,以人类的智慧一定能战胜新冠肺炎病毒!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易(0.85)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作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钱学森对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你认为钱学森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你认为应该具有怎样的思维品质?
(3)以“科学思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在全班内交流,请你列出写作提纲。
2022-08-09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同步练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逻辑与思维、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逻辑与思维
1,2,3,4,5,6,8,9,10,11,12,13
2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单题
20.65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3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40.85“逻辑”的多种含义单题
5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单题
60.85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单题
70.65意识活动的特征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单题
80.65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90.65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单题
10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110.8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二、主观题
120.65思维形态及其特征材料分析题
130.85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