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单元测试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3-07-31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落水、砸缸、获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儿时搭救伙伴的一件轶事,广为流传,人人称颂。幼年司马光所表现的智慧、勇气和责任感对当代少年儿童仍富于教育意义。司马光的故事说明思维具有(  )
①概括性 ②能动性 ③间接性 ④直接性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2-02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随着天文历算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能够非常准确地算出日月食发生的时间、范围。这说明(  )
①思维都具有一定的间接性 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③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1-02-02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后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总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呈现。下列选项中正确地表达了思维与语言对应关系的是(  )
①概念与语词 
②思维规律与语言规律 
③判断与语句   
④推理与复句或句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从政治角度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是有利的。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上述材料从思维基本形态上看属于(       
A.形象思维B.创造性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
2023-10-30更新 | 176次组卷 | 27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几个与观测者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1882~1944)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测得两地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为1.79″,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这一材料揭示科学思维的特征是(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面对转基因产品,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这表明(       
A.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B.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C.思维结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D.科学思维无需实践检验
2023-06-28更新 | 96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7.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这表明(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量化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普适性
2020-12-02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若“这件商品既物美又价廉”为假,据排中律,则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A.这件商品或物美,或价廉
B.这件商品既不物美也不价廉
C.这件商品要么物不美,要么价不廉
D.这件商品如果物美,那么价就不廉
2020-12-02更新 | 577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2022-08-22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新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十分深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见,新发展理念作为科学思维具有(  )
A.客观性B.精确性
C.多样性D.预见性
2021-02-02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后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甲、乙、丙、丁四人接到任务,要求他们分别把某本书翻译成英文、德文、日文和韩文四种文字。下面为四人的对话,有三个人的话为真,一个人说了假话。以下分析正确的(     
甲:我把书翻译成了英文       乙:我把书翻译成了韩文
丙:我把书翻译成了日文       丁:我没把书翻译成了日文
①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丁翻译的一定不是德文
②如果乙说的是假话,那么丁所翻译的一定是韩文
③如果丙所说的是真话,那么甲翻译的一定是英文
④如果丁所说的是真话,那么丁翻译的一定是德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30更新 | 3610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等5地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基于规则的秩序”是西方国家惯用的一个辞藻,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意志和标准强加于人,用少数国家的帮规取代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则。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必须明确基于的是什么“规则”,维护的是什么“秩序”,不能语焉不详,这体现了逻辑思维的是(     
A.确定性要求,不能偷换概念B.明确性要求,不能“两不可”
C.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D.可预见性要求,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2023-03-28更新 | 1198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复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学好逻辑学的三个用处:增强判断能力、降低沟通难度、提高认知能力。逻辑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为包括基础学科在内的一切科学提供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的工具。这表明逻辑学(   
①能够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
②作为工具性学科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③能够提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切思维方法
④揭示了所有科学领域中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04更新 | 859次组卷 | 10卷引用: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同步练习: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重物落得快,轻物落得慢。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如果把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捆绑在一起,两个物体之和,比原来重的物体更重,其下落速度应该比原来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由于轻的物体下落速度慢,这两个绑在一起的物体的下落速度,应该比那个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更慢。既是更快又是更慢,不可能都成立,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材料表明(       )。
①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不迷信权威
③正确的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④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人民网刊文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始终把握科学逻辑这一条主线,把握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要义,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闻传播现象,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下列对科学思维认识正确的有(  )
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普适性 
④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2-02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691次组卷 | 60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一位青年满怀信心地对爱迪生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问他:“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呢?”该青年无言以对。

请你说说该青年为什么会无言以对。
2022-08-10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分析下列各题是否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哪条,犯了哪种错误?
(1)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
(2)深夜,远远望去,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楼上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
(3)当报刊上讨论“青年人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时,有人写了一份稿子,标题是:有个人志愿不好,没有也不好。
(4)有人在评论一篇文章时说: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
2020-12-05更新 | 489次组卷 | 7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3+“逻辑”的多种含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逻辑与思维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逻辑与思维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2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3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40.85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发散思维的方法单题
50.65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60.85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70.94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80.65综合探究 把握逻辑规则 纠正逻辑错误单题
90.65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单题
100.6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110.4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单题
120.65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单题
130.65“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单题
140.65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单题
150.65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160.85“逻辑”的多种含义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题
180.65综合探究 把握逻辑规则 纠正逻辑错误  准确把握概念 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