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力量,但其发展不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要有效整合媒体资源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③大众文化要坚持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方向
④增强辨别文化性质能力,抵制网络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以下对邓宁一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绝望之谷是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自我更新
②在度的范围内促成飞跃可跨越愚昧之巅
③开悟之旅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的过程
④曲线反映了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这两年,“天价雪糕”成为一个话题,动辄十几块到几十块的雪糕,和“普通雪糕”一起躺在店家的冰柜里,让你顺便拿一个去结账时,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但此时已经不好意思再放回去了。由于这些贵价雪糕们表面平平无奇躲在冰箱里,却常常在结账时给出“致命一击”,网友便给它们取名为“雪糕刺客”。这表明(       
①生产经营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市场运行规律
②生产经营者应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③消费者应提高辨别能力,善于思考分析,善于明辨是非
④消费者应端正消费态度,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这里的“英雄”指的是社会里有才华的人士。唐朝兵家李筌对“英雄”进一步阐述说:“夫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者,智也:雄者,力也。”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富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在清朝学者袁枚的眼里:“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这里的“英雄”指的是一个时代有远见有谋略的社会人士。

(1)结合材料中我国历代对英雄的认识,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代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清代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写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请以“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5 .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基于这一背景,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抛出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历史终结论”。进入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材料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

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坚定自信。沿着这条正确道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历史终结论”进行批驳。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请以“回望来时路,坚定前行路”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有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主导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思维,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国威胁论”,说到底是由于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引起的,是国家崛起中的必然伴随品。


组织一次研讨会,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发展状况、世界发展趋势三个角度,对当前世界上一些人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予以驳斥。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是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

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让我们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1)“一带一路”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贡献中国力量共谱丝路华章”为主题,撰写一篇时评论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内在逻辑一致;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需求不足矛盾凸显,市场主体预期转弱,但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4年GDP增长预期上调。为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信心,2023年8月,国务院聚焦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6个方面,推出24条稳外资政策措施。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32.4%。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向各国工商界朋友发出邀请: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运用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知识,分析中国的底气与信心。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开放·发展·安全的中国”为主题,向各国朋友发出一份投资中国的邀请函。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山东省济南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

绘就蓝图绽放光芒

泉城济南,南望东岳,北拥黄河。然而,山河之间腹地有限,交通民生等方面压力重重,跨河北扩,将黄河以“城中河”的功能定位融入城市发展格局,成为必然选择。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增加了济南跨河向北的底气。
       2021年4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创业热土。
       2022年8月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起步区做了“新示范、新引擎、新平台、新城区”战略定位,引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162个高端优质项目。经济增速居济南前列。
       2023年12月 :《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示范区“生态商务区(EBD)”发展定位,以实现同济南中央商务区(CBD)互为呼应、错位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如今,这座经济活跃、创新驱动、魅力宜居的绿色智慧新城建设如火如荼,起步区这颗“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逐渐绽放光芒


(1)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知识,分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规划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

凝聚力量奏响强音

为形成“人好物美心齐、共促城市发展”的生动局面,济南市把C位让给市民,让市民成为宣传城市的主力军。创建“理响泉城”工作室,承办济南市“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比赛,培养出一批优秀百姓宣讲员,讲述感人至深的“百姓故事”,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泉城发布厅在“济南榜样”发布中,让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用接地气的方式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让群众在宣传平台上站C位、当主角,不仅实现了“正能量成为大流量”,也增强了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认可,凝聚发展合力,奏响时代强音。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济南市把宣传城市的C位让给市民的理由。

对话劳模筑梦成长

济南市总工会“筑梦泉城”劳模工匠宣讲团到济南中小学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报告会。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智斗持刀歹徒,成功疏散全车乘客的B52路公交车驾驶员董丹;以身为盾、保家卫国,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敢于接受“死神”挑战的排爆英雄张保国;视社区居民为家人,贴心管护不吝付出,躬耕基层一线工作的市中区文贤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哲……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感染、激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绽放青春光彩。


(3)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请你以“绽放平凡人生的点滴微光”为主题,向泉城劳模写一封致敬信。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材料二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如何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将汇聚起无数个实干、追梦、奋斗的你和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材料三   国家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应当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请就学校如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谈谈你的设想,据此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0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