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历经万千风霜苦难的中华民族,蓄能成势,没有什么艰难能挡住她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现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注: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 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宏观预计为5%左右,有外媒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顶’,无法再进一步”。请结合材料一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2)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何“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材料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淮南子·主术训》)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更好适应时代。
(4)有观点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应对个别国家遏制的法宝。试结合政治学知识进行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南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三,金沙江、元江奔腾而过。可在滇中地区,却因为自然、人为等因素连年喊渴“能否从域外引水至滇中?”20世纪50年代起,专家工作组实地考察金沙江,海拔高、流量大、水质优,不出云南省,就有优质引水水源依托云南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引水金沙有望实现一次提水、全线自流,有效降低引水成本。

然而,不论如何规划路线,都需面对山川、河谷、断裂带的考验,凭借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无法实现。不过滇中引水工程的论证和研究工作始终没有停步。201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8月,工程正式开工跨越四大水系,穿越横断山脉,滇中引水工程干渠长664千米,其中隧洞612千米,占比超九成。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滇中引水工程达成了6项世界之最工程中有关隧洞输水的攻关难题在多角度思考中找到了最佳方案,截至2023年10月中旬,滇中引水一期输水工程开挖进度超80%二期配套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材料二   【重视粮食安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中国历来重视粮食安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诗经》中借农夫之口发出“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的感慨,表达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先秦时期的管仲进一步发展储粮备荒的思想,主张建立粮食分级储备制度来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常平仓”的构想西汉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粮食安全对于国强民富的重要性唐代刘晏切身认识到粮食安全对固国本、养民生的重要作用,主张根据粮食丰歉调整税赋,北宋范仲淹另辟蹊径提出以工代赈的办法以应对天灾人祸,元世祖主张用先进的农耕技术指导农民耕作,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保障了粮食安全他还授命大司农搜集天下的农桑之书,编辑成《农桑辑要》并颁布天下,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既积淀形成了丰富完备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也蕴含着丰富的粮食安全治理智慧和经验。

材料三   【维护粮食安全夯实大国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国推广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利用率、鼓励科学种植等;加强农药使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溯源、农药残留控制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截至2022年6月,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从把粮食安全列入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到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推动粮食减损国际合作,再到呼吁各国保持粮食贸易开放、畅通国际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创新思维在滇中引水工程的论证和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对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作出辩证评价。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新时代的中国为什么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成绩斐然。
(5)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中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2024-06-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政治(五)(重庆专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湘军胸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对高分辨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需求迫切,该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也是世界各国硬实力竞争的制高点。湖南大学相关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极大提升识别性能”“显著降低计算代价”,获得湖南科技创新成就奖。

不同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或者散射能力不同,也使得物体具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光谱特征,根据物质这种独特的光谱特性,形成了遥感科学中识别和分析不同物体特征的基础。

农业生产高光谱图像采集过程中要排除噪声和背景元素的干扰,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直接受到图像质量的影响。要完全精准区分土地、水源、阳光等资源来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是不现实的。但高光谱成像的过程要将农作物从植物中分辨出来。这些传感技术已应用于智慧农业,并通过从田间生成大量数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集成特征的机器学习建模也达到了合理的准确性,可以识别植物是杂草还是农作物,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生产效率。

●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旅新名片

一城人文古韵,千年山水洲城。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等金色名片。

2023年11月,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联合湖南省博物院等单位,成立湖南省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旨在打造独具马栏山特色的文化数字化实践,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级马王堆数字文化IP。

为了满足越来越个性多元的消费需求,长沙文旅提质一批有口碑的传统项目,新推出一批有品质的文旅新项目,擦亮“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比如长沙文旅在元旦假期推出的“浪漫星城”“漫游星城”“文艺星城”“雅惠星城”“年味星城”“活力星城”六大主题活动,确保了游客在长沙“三天三晚,流连忘返”。

(1)结合材料,请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认识的形式”有关知识,论证湖南大学研究团队探究遥感科学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农业生产高光谱图像采集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
(3)结合材料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为自己所在城市打call,选择本地特色元素,写一篇短评。
要求:元素选取要有特色,代表城市形象;短评的观点要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200个字左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中国孕育发生。在崭新的赛道上,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某地新产业、未来产业抓得准、立得住,始终聚焦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变革走向等,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上,该地始终坚持“只要值得,就要舍得”的投资原则,成功探索出“以投带引”招商引资模式,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集群发展的“强引擎”。该地认识到“谁抢占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未来”的道理,加快布局量子信息、航天技术、聚变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五大先导产业集群。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六大千亿新兴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懂法律的战略企业家。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和懂法律、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创新成果被人抢注而无法上市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方面大有可为,应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等。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是当时的颠覆性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促使英国走上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立起以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成为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材料四   2023年,于我们,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于世界,是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一年。在捕捉新机遇、创造新空间上,我们在拼,别人也在拼;我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超前谋划、步步推进,别人也没闲着,动作很多、很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某地是如何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在培养新型企业家方面的作用。
(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动荡中有变革,危机中有先机。结合材料四,选择恰当的哲学原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写一篇演讲提纲。
要求:哲学原理选用正确,论证逻辑清晰,字数在150个左右。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立足世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强力支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运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

材料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球视野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材料三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和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望斗争历史。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劲,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到“千难万险不退缩”的勇敢,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种风骨和品质,成为党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发扬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怡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3-25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重庆B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下图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图。

(1)结合材料一,概括数字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正加快形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如下图所示。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科技对助推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材料三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的前沿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引发了人们的焦虑。

(3)有人提出“人工智能是先进生产力,虽然存在缺陷和滥用的可能,但仍需发展,不发展反而是最大的不安全”。结合材料三,请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材料四   2024年1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简称中国信通院)公开发布的《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 (2023年)》(简称《白皮书》)显示,人工智能 (AI)技术实现飞跃式发展,给全球数字治理带来挑战。人工智能引发的风险是全局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的。给个人带来数据偏见、技术滥用、道德伦理等风险;给企业带来版权侵权、隐私侵权赔偿、商业秘密泄露等风险;“机器换人”可能引发失业,冲击就业市场、危及公共安全等风险;国家间的技术鸿沟会进一步拉大,国家间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剧,对各国及国际社会现行的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和保护性形成挑战。

(4)联合国将举办“人工智能(AI)向善全球峰会”,希望为AI技术的发展规划出清晰蓝图,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假如你有机会代表中国青年在峰会上发言。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中国AI,向善而行”为题,写一份简短的发言稿。
要求:观点符合主题,逻辑清晰;观点与阐述一致,不少于3个; 200字左右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兴调查研究

◆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毛泽东同志在极其繁重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中,亲自组织和参与过多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寻乌调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是公认的调查研究经典,并先后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等著名论断。

从梁家河到河北正定、福建宁德、浙江、上海再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率先要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深刻指出深入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1)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加以分析。

◆不忘本来,方有未来

重视调查研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种科学方法。我国古代就有这种方法,调查的主题和形式多种多样,如行政类调查、人口类调查、土地类调查等。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是升降赏罚、激励问责、改善吏治的一项重要措施。西周的采风,便是观风俗、察政事。《管子问》开篇讲的就是进行调查要遵守一些根本原则,之后提出诸多要进行调查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了解民风民情民意的做法,形成一系列调查研究制度,有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成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因。

◆调查研究,开局起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大力弘扬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尤为必要和重要。202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4-28更新 | 1033次组卷 | 3卷引用:政治(重庆卷)

9 . 循着光的方向。

【法治之光,守望正义】

某市人民法院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法治之光守望社会公平正义。以下是其部分工作要点。

与金融监管等部门建立中小微企业纾困联动平台,优化司法服务措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完善产权司法保护。

依法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妥善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各种渗透颠覆破坏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解纷机制柔性高效、灵活便捷的优势,让更多纠纷在诉前妥善解决。

出台进一步加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代表委员联络的意见,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报告执行工作。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人民法院上述工作对守望公平正义的作用。

【凡人之光,照亮中国】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他们都是平凡人,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特警秦晓强的父亲和妹妹在泸定6.8级地震中遇难,他却依然挺进震中救援群众;检察官李邦红深入山乡,在2万多名孩子的内心播下法治的种子;乡村教师卢文建因视力障碍“借眼”授课28年,帮助学生实现梦想……他们的经历令人动容,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使命与时代紧密相连,身处基层一线,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英雄无处不在,英雄就在身边。中华大地上,无数平凡人发光发热,书写非凡人生。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医者仁心、工匠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在广大平凡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践行和体现。正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孜孜不倦、努力奋斗,让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在平凡中铸就伟大。

【信仰之光,托起青春】

经典传唱诵读中,老师带领学生传唱红色歌曲、诵读革命诗文,在学生们心中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增进爱党爱国情怀;思政课上,学生们用心观看“微言大义话信仰”微视频,沉浸式接受革命传统洗礼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用心潮澎湃、激昂奋进的话语诉说对祖国的热爱,表达报效祖国的决心……。

某校通过广泛开展“信仰之光托起青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以坚定信仰强基固本,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信仰之光,托起青春”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3-04更新 | 1407次组卷 | 5卷引用:政治(重庆A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先后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气候协定》。由于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79%,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上述文件都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任务,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

中国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出台了完备的政策。联合国秘书长高度赞赏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但是,美国以损害了其国家利益为由,单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候协定》。公然宣称要借口“气候合作”逼迫中国“节能减排”,让中国“降低发展速度”。鉴于美国的所作所为以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中国宣布终止与美国的气候问题谈判。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中国终止与美国在气候问题的谈判是正确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请你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2)结合“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有关知识,提出一条“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并请说明理由。
(3)请从《哲学与文化》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哲学知识,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23-01-12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一诊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