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T市政府大力倡导“政府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创业精神,走出了一条农创共富新路径。该市悉心打造农创园“共富工坊”,定期走访指导,积极培育绿色直播间,并推出“农创保”以提升农创客风险防控能力。同时,携手该市农业农村、文旅、农村信用社等部门,探索农网融合、农旅互促、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助力打造个性IP,实现“线上线下”并轨发展;引导村集体连片建设“共富大棚”,并给予小额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国内首个食虫植物主题生态园等50个项目已落户农创园,年产值过亿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已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一张响亮的金名片。

T市政府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出一条农创共富新路径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请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说明材料中建设“美丽中国”做法的合理性。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生活的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社会还比较落后,物质条件还比较艰苦。他说:“我们靠什么战胜困难呢?主要的就是要把一切有利的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用以克服不利的因素。有利因素发扬了,不利因素克服了,困难也就被战胜了。”他把艰苦奋斗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主动离开生活稳定,环境舒适的县委机关,参加根治沩水工程,住在潮湿的临时工棚,经常因工作忙,赶不上吃饭,就把冷饭用开水泡一泡将就着吃。他告别故土来到东北支援鞍钢建设,面对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他总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挑重担、抢着干,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充满着无限的力量。他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无论是当拖拉机手,还是当推上机手,还是当汽车兵,都认真学习车辆构造和机械原理,努力掌握操作规程,勤学苦练业务技术,细心排查机械故障,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艰苦奋斗是雷锋人生的必修课”的理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先民们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直观反映四季变化。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借力世界盛会大舞台,一跃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之一,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圈”奠定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而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等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开创与拓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方法论: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结合,坚持“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只有始终坚持这些方法论的指导,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带来借鉴和启示。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带来的借鉴和启示。

6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以扎实的态度搞调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我们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清醒认识当前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才能找到改革发展的“金钥匙”。

以求实的精神做研究。发展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需要我们深入下去,把实际情况摸清搞准,又需要我们集中上来,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管用的思路办法。

别把调研当“调演”。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调研、没有落实,再好的蓝图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一抓到底。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谈谈如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23-06-22更新 | 49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
(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的理解。

8 . 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新时代中国非凡十年,令世界倍感惊艳。

这十年,中国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姿的高质量发展画卷: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多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蛟龙入海”。重大创新成果接连不断,全球创新指教排名大幅提升;货物加服务贸易总额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全球第一……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对世界有着怎样的深刻启示?对人类未来又有着怎样的深远意义?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现在中国比过去200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团结....任何西方式的治理体系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对同世界各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给国际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带来断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明中国近十年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月8日,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奥运之光闪 耀五环旗帜,穿透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为人们带来温暖、信心、力量。

历经16天的拼搏、激情与感动, 中国体育代表团完美收官。 38 枚金牌、32 枚银牌、 18 枚铜牌的成绩,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也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自信”。“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 生添彩”,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杨倩、全红婵、巩立姣、苏炳添等中国体 育健儿的光芒纵情闪耀。


有人认为:“中国体育健儿就是靠拼搏精神创造了东京奥运会的传奇。” 结合材料和相关信息,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22-04-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某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为此,该市研究制定本市旅游发展规划,依据时代需求和城市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加强打造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坚持以优化服务为重点,真正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计划到2025年,建成两大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努力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该市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做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