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某菜市场”由绿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该公司向菜市场租户收取摊位综合管理费,同时负责菜市场的清洁卫生、安全保障、维持秩序。刘某自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租赁该菜市场的摊位,用于售卖蔬菜。

2022年10月18日7时05分,唐某前往该菜市场买菜,行走至摊主刘某摊前,踩到地上的塑料袋滑倒受伤,被诊断为右髌骨粉碎性骨折。据菜市场监控显示:当天6时35分,绿某公司清洁工打扫完刘某摊位前的卫生并拖着垃圾车离开;6时36分,刘某站在其摊位旁的人行过道上持续将若干包裹蔬菜的塑料袋扔向地面。于是,唐某将刘某和绿某公司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人民币1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判决唐某自行承担20%的责任;刘某承担80%的责任,赔偿唐某人民币3.3万余元;绿某公司承担30%的补充赔偿责任,赔偿唐某人民币1.2万余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依据。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人甲,无儿无女,一直独自居住,有一同胞弟弟乙甚少往来。邻居丙常到甲家中为其做饭、陪其聊天,两人关系越来越好。经协商,甲与丙订立书面监护协议,约定丙作为甲丧失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并处理其动产及不动产。2023年8月甲因病住院,丙一如既往关心照顾甲,6个月后甲去世,丙在整理甲遗物时发现甲于2020年3月30日亲笔书写并签名的遗嘱,其内容为甲去世后将其自有房屋赠与丙。

2024年2月,乙得知甲去世并将房屋赠与丙的消息后,便主张该房屋继承权并提起诉讼。乙认为:自己作为甲之胞弟,依法有权继承该房屋,遗嘱无效,丙无权取得该房屋。丙辩称:遗嘱有效,自己愿意接受遗赠,该房屋应归自己所有。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乙与丙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货消费者调研数据表

材料二   面对传统品牌市场竞争加剧,大类目消费品细分品类缺少强势品牌等现实困境,新消费时代国货品牌应该在新市场定位、新产品创新、新渠道打造、新消费群体选择等方面多下功夫,通过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细分品类拓展新晋品牌发展空间,打造集群品牌知名度,从消费需求入手打出“大爆款”,构建消费者对国货品牌新认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读国货消费者调研数据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在新消费时代国货品牌如何助推品类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生产、劳动与经营提升卷
4 . (2024·四川眉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初,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浙江农村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经济发展了,但环境“脏、乱、差、散”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制约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明确提出“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处理污水、硬化道路,加强整体规划,逐步在整治范围、内涵上不断延伸拓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率先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创新发展之路、“城乡共繁荣”的协调发展之路,描绘了乡村的美丽风貌,重塑了业兴富民、政通人和的乡村风貌。

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非遗”展厅、村史馆等文化阵地,普及乡村文化,展示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村里的图书馆、咖啡馆、艺术馆越开越多,各类乡村文体赛事如火如荼。

(1)坚持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是“千万工程”成功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与哲学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全面乡村振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提两条建议。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提升卷
5 . (2024·宁夏·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真正做到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知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的合理性。
(2)坚持文化自信与传承,青年学生需要担当使命、奋发有为。请以“新时代青年学生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写一篇发言提纲。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提升卷

6 .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承载职责使命,带着人民心声,满怀信心希望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本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其中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是一个集众智、汇众力的过程。国务院李强总理召开了多次重要座谈会,听取企业家和专家、教科文卫体知名人士和基层代表、党外人士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将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心系祖国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

来自全国的人大代表们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心声,切实代表和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今年的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呼吁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有人说,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在新时代愈加彰显,请论证这一观点。
(2)说明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昨日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人民当家作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某花园小区的602住户覃某经常晚上11点在房间内跳操,扰得502的住户方某无法正常休息。方某找到覃某沟通交流,希望覃某换个时间运动,却被覃某以自己有权在自己的房间活动为由拒绝。方某一气之下,在业主群里发公布了自己与覃某交涉的微信聊天,并把覃某的照片做成表情包发布在业主群里。这些公布以后,覃某在小区里经常被其他业主指指点点。覃某遂起诉方某,称:方某公布微信聊天,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把自己的照片做成表情包,侵犯自己的肖像权;由此引发的其他业主对自己的指指点点,侵犯自己的名誉权。方某回应称,覃某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才构成侵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别评析覃某和方某的主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管理特点,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该法具有鲜明的约束性,强化了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了约谈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落实各方生态保护、水土保持、防洪减淤、节水护水、污染防治等目标责任。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1)有人认为,只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就能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9 . 挺膺担当、逐梦未来。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习近平勉励年轻研发人员:“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在焊工岗位上辛勤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艾爱国,不懈奋斗成为焊接领域“领军人”,展现大国工匠风采……

新时代,广大青年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

(1)“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一代代奋进为中华。

一本《共产党宣言》,一场伟大的革命,将真理的力量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真理的旗帜,持续推进“中华之崛起”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真理赋予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气象,中国道路拥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真理之光与理想之光交相辉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在光伏制造领域有显著成本,技术等竞争优势,拥有全球光伏供应链约80%的份额。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但逆全球化趋势在光伏供应链中抬头,美国2022年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拿出3690亿美元的补贴发展本土清洁技术,并在2023年5月宣称确认对进口光伏面板恢复征收关税;欧盟通过标准制定和行政支持,计划2030年至少40%的清洁技术及产品实现本土生产。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若光伏链转移到美国和欧洲达成目标能源2050年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将延后6~11年。

材料二   我国政府积极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发展,模式创新,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6亿吨,出口的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5.73亿吨,总计减排量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减排量41%。

材料三   沙漠、戈壁等荒漠化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仅四分之一,拥有全国60%以上的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今年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积极探索沙漠区太阳能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枸杞、黄芪、红枣等)、板间养殖(牛羊)的“光伏+综合发展模式”,形成光伏发电、农业种养、观光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示范区,把不毛之地变成“草原绿洲”和“致富良田”。

(1)由于税赋转嫁,进口关税由进口国消费者和他国出口商共同承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美国向进口光伏产品每单位征收一定量的关税。美国国内光伏产品供给曲线由S1到S2变化,则美国消费者应承担的单位光伏产品的关税是多少?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与政治》相关知识,从“对全球光伏供应链影响”的角度,分析欧美国家逆全球化贸易政策对达成2050年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