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下列成语或名言警句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 . 适当的引经据典可以阐明透彻的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留下了不少关于法治的名言警句。下列最能说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的古语是(     
A.公生明,廉生威。——郭允礼
B.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C.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D.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3 . 我国流传的成语、俗语、名言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①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       
②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③适时促成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④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才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27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全国通用版)
4 .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终胜利,他们首先必须自己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下列名言警句和党要“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相一致的是(     
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②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1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苏卷变式训练政治篇
5 . 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严师出高徒……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好事多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说,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时指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述新时代应如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深入调查研究 求解科学决策】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现实中,真实的情况往往被表象掩盖、受距离阻隔,只有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也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问题实质和矛盾规律,才能“求解”出科学决策。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研究捋得顺、析得透,就能把客观规律把握得更准确、认识得更深刻。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知识,阐述“调查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的道理。
(3)从内外因两个角度,各写一条宣传标语(或名言警句),营造重视“崇德修身”的良好氛围。
2024-03-28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7 . 下列名言警句和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②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③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3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卷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8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中,两者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9 . 崇尚实干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品格,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许多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风尚的名言警句。
p“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q“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r“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下列对上述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①p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②q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r使用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④p、q、r都使用了关系判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牵一发而动全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