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伟大征程上,人文、绿色、智能、简约、惠民的杭州亚运会,必将在亚洲和世界体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此完成小题。

1.第19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琼”“莲莲”宸宸”(如下图),名字分别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西湖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极富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气息。上述材料表明(       

①吉祥物的外形设计是人脑对存在的客观反映
②吉祥物的设计理念是内容客观性与形式主观性的统一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吉祥物的设计灵感与客观存在相互依赖又彼此独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是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内涵。在2023年这个“亚运之年”,无数杭州志愿者弘扬志愿者精神,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3.76万名赛事志愿者“小青荷”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四海宾朋一致好评。由此可见(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的独特方式
③实现价值需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卓越的才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两个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这一成功轮换(     
①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体现实践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说明人能够正确把握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4年3月20日,经过科研人员艰辛攻关的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为正在运行的嫦娥四号和即将开展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及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等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开展月球环境探测。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表明(     
①建立自在事物的客观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正确反映存在的思维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必定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科学实验作为基本实践形式能推动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智库报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报告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正在践行的一种发展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即在现代化道路中厚植人文底色,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逐渐形成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主旨,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经济学,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的出发点,从“人”的视角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重要命题,彰显了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全球发展赤字,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国之经验,推动经济学的“人文回归”,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为世界经济增添“人文韧性”,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共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当代世界的现代化难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所彰显的社会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国之经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正确;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产生是创新思维中综合能力的体现。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信息押题卷政治试题
5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是卡塔林·卡里科与德鲁·魏斯曼。他们经过多次的实验与观测,发现合成的mRNA的确会激发免疫反应,这改变了我们对mRNA如何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并应用于治疗与对抗此前的COVID-19病毒之中,解开了困扰医学界多年的难题。由此可见(     
①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推翻原有的真理
②真理性认识是验证实践的唯一标准
③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科学的认识促进世界医学实践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中国民航局宣布2024年2月1日起取消M503偏置航线,“台湾当局”心心念念的所谓“海峡中线”不复存在。所谓“海峡中线”实际上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军方划定,目的是控制冲突规模和约束“台湾当局”的行为。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台湾地区享有中央授权的高度自治权是坚持“一国两制”的体现
②美国划定“海峡中线”旨在控制两岸冲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③中国对民航航线的调整是行使主权国家独立权、管辖权的表现
④台湾海峡完全属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不存在任何“分界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对党章进行修改是党的二十大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章的每一次修改,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认识上的深化,都是对党的实践经验的最新总结,体现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最新成果,能够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修改党章是(       
①中国共产党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       
②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③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④马克思主义政党实事求是优良作风的充分彰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⑧④
2023-10-21更新 | 376次组卷 | 5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材料一   作为体育观念的艺术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从看重金牌和集体荣誉,朝着高扬体育精神、享受运动快乐、肯定个人奋斗、聚焦成长蝶变等方向悄然转向,影片类型和表现手法上更是渐趋丰富多元。这些创作上的变化,从艺术的维度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长足发展,中国国力的蒸蒸日上与民族自信的不断提升,展现时代昂扬风貌,勾勒国家社会进步。新时代新征程,尤其需要发挥体育题材的独特作用,用优秀作品激励人、鼓舞人,传递昂扬向上、坚韧不拔、不言放弃的拼搏精神。

材料二   体育题材影视作品应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的生动实践。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太阳神鸟”“凤凰”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惊艳亮相,尽显中国风、巴蜀韵。吉祥物“蓉宝”设计融大熊猫形象、川剧脸谱样式、川剧吐火绝技于一体,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活力。宣传片里让工夫茶与击剑等以艺术的方式产生关联,既有紧张刺激的赛事氛围,又以幽默欢乐的方式勾勒出城市生活场景。在“大运记忆”影像创作中,来自中国9所高校的39位师生和8位外国青年,深入成都大街小巷,创作了《哨韵空竹》《潮源太极拳》等体育题材短片,通过延时、移轴、动漫、手绘、裸眼3D、虚拟现实等创新形式,增强沉浸感和参与感,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火热的体育氛围,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观察与感悟,新颖独特。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体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体育题材文艺作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9 . 2023年12月26日,相关权威机构发布了能够反映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科技进步的“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其中,“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指通过高温和高压来使原子核克服静电斥力,以便靠近到距离足够近,使得核力占主导地位,然后进一步融合成更重的核的过程,其主要的方式大概有3种:引力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下列对“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①“可控核聚变”是“核聚变”的一个小类
②“非常干净的能源”是“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的定义项
③“人造太阳”正确揭示了可控核聚变的本质属性
④可控核聚变与能源是种属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4-24更新 | 473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③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