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历经万千风霜苦难的中华民族,蓄能成势,没有什么艰难能挡住她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现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注: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 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宏观预计为5%左右,有外媒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顶’,无法再进一步”。请结合材料一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2)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何“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材料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淮南子·主术训》)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更好适应时代。
(4)有观点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应对个别国家遏制的法宝。试结合政治学知识进行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湘军胸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对高分辨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需求迫切,该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也是世界各国硬实力竞争的制高点。湖南大学相关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极大提升识别性能”“显著降低计算代价”,获得湖南科技创新成就奖。

不同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或者散射能力不同,也使得物体具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光谱特征,根据物质这种独特的光谱特性,形成了遥感科学中识别和分析不同物体特征的基础。

农业生产高光谱图像采集过程中要排除噪声和背景元素的干扰,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直接受到图像质量的影响。要完全精准区分土地、水源、阳光等资源来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是不现实的。但高光谱成像的过程要将农作物从植物中分辨出来。这些传感技术已应用于智慧农业,并通过从田间生成大量数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集成特征的机器学习建模也达到了合理的准确性,可以识别植物是杂草还是农作物,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生产效率。

●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旅新名片

一城人文古韵,千年山水洲城。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等金色名片。

2023年11月,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联合湖南省博物院等单位,成立湖南省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旨在打造独具马栏山特色的文化数字化实践,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级马王堆数字文化IP。

为了满足越来越个性多元的消费需求,长沙文旅提质一批有口碑的传统项目,新推出一批有品质的文旅新项目,擦亮“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比如长沙文旅在元旦假期推出的“浪漫星城”“漫游星城”“文艺星城”“雅惠星城”“年味星城”“活力星城”六大主题活动,确保了游客在长沙“三天三晚,流连忘返”。

(1)结合材料,请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认识的形式”有关知识,论证湖南大学研究团队探究遥感科学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农业生产高光谱图像采集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
(3)结合材料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为自己所在城市打call,选择本地特色元素,写一篇短评。
要求:元素选取要有特色,代表城市形象;短评的观点要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200个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南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三,金沙江、元江奔腾而过。可在滇中地区,却因为自然、人为等因素连年喊渴“能否从域外引水至滇中?”20世纪50年代起,专家工作组实地考察金沙江,海拔高、流量大、水质优,不出云南省,就有优质引水水源依托云南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引水金沙有望实现一次提水、全线自流,有效降低引水成本。

然而,不论如何规划路线,都需面对山川、河谷、断裂带的考验,凭借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无法实现。不过滇中引水工程的论证和研究工作始终没有停步。201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8月,工程正式开工跨越四大水系,穿越横断山脉,滇中引水工程干渠长664千米,其中隧洞612千米,占比超九成。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滇中引水工程达成了6项世界之最工程中有关隧洞输水的攻关难题在多角度思考中找到了最佳方案,截至2023年10月中旬,滇中引水一期输水工程开挖进度超80%二期配套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材料二   【重视粮食安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中国历来重视粮食安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诗经》中借农夫之口发出“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的感慨,表达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先秦时期的管仲进一步发展储粮备荒的思想,主张建立粮食分级储备制度来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常平仓”的构想西汉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粮食安全对于国强民富的重要性唐代刘晏切身认识到粮食安全对固国本、养民生的重要作用,主张根据粮食丰歉调整税赋,北宋范仲淹另辟蹊径提出以工代赈的办法以应对天灾人祸,元世祖主张用先进的农耕技术指导农民耕作,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保障了粮食安全他还授命大司农搜集天下的农桑之书,编辑成《农桑辑要》并颁布天下,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既积淀形成了丰富完备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也蕴含着丰富的粮食安全治理智慧和经验。

材料三   【维护粮食安全夯实大国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国推广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利用率、鼓励科学种植等;加强农药使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溯源、农药残留控制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截至2022年6月,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从把粮食安全列入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到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推动粮食减损国际合作,再到呼吁各国保持粮食贸易开放、畅通国际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创新思维在滇中引水工程的论证和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对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作出辩证评价。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新时代的中国为什么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成绩斐然。
(5)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中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2024-06-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政治(五)(重庆专版)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立足世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强力支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运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

材料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球视野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材料三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和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中国孕育发生。在崭新的赛道上,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某地新产业、未来产业抓得准、立得住,始终聚焦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变革走向等,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上,该地始终坚持“只要值得,就要舍得”的投资原则,成功探索出“以投带引”招商引资模式,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集群发展的“强引擎”。该地认识到“谁抢占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未来”的道理,加快布局量子信息、航天技术、聚变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五大先导产业集群。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六大千亿新兴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懂法律的战略企业家。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和懂法律、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创新成果被人抢注而无法上市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方面大有可为,应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等。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是当时的颠覆性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促使英国走上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立起以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成为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材料四   2023年,于我们,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于世界,是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一年。在捕捉新机遇、创造新空间上,我们在拼,别人也在拼;我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超前谋划、步步推进,别人也没闲着,动作很多、很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某地是如何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在培养新型企业家方面的作用。
(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动荡中有变革,危机中有先机。结合材料四,选择恰当的哲学原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写一篇演讲提纲。
要求:哲学原理选用正确,论证逻辑清晰,字数在150个左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群众呼声: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建议:我国有大量人群还在用老旧手机、按键手机等电子设备,但自从国家大力发展5G以来,部分国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借网络升级之名,违规把2G、3G基础通信信号基站关闭,导致大量前述群体客户手机无法接打电话。希望工信部关注此类问题。

国家回应: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2G/3G必须退网,这是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国际社会的通用做法。退网实施后,将腾退的频率用于4G/5G的部署,有利于从整体上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我国的网络运营效率。但是,在2G/3G的退网工作中,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充分保障用户权益,提供完善的用户善后方案,为用户“愿意退”、“乐于退”创造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在2G/3G退网工作中国家回应群众呼声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做好2G/3G退网工作给我们坚持群众路线的启示。

材料二   回望过往,党坚守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特色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中国人民面对磨难永不屈服的信念和奋斗将使我们继续取得辉煌的成就。

       时代造就英雄,新时代是新的历史起点,是大有可为的时代。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孤岛三十年,“最美校长”张桂梅坚守初心、无私奉献,身边榜样的动人事迹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现在常说的“躺平”不过是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奋斗”才是新时代青年的主流倾向。

继往开来,直面当下我国国情现实和中国在世界处境中的“变与不变”,以一以贯之的姿态,继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我们必然的时代选择。

(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新时代——坚持一以贯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论。
要求:①结合材料,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1-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03—2023年,“千万工程”20年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对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深远。

材料一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一本“民情日记”,载满初心。“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嵊州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掏出日记本,记下烦心事,拉近干群心。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民情日记’这一典型经验的内涵,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新时代“民情日记”,小本子升级成大数据。手机建档、线上接单、走访记录,急难愁盼早回应,关键小事快处理。

材料二   以文化人,塑形铸魂

让传统文化留下来,活起来:村民闲暇时,有了“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乡村剧团,周周有戏,清扬唱腔,余音绕梁——“多听名角,不生口角”。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聚会迟到,罚一曲;家有喜事,歌祝福,再也不闻吵架声。今日浙江乡村,家家户户,亮出乡规家训,村村镇镇,活跃百姓宣讲。文化礼堂建设,全省全面铺开,成为乡村标配,承载着“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运会”等品牌项目,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今天,浙江已有1.98万个农村文化礼堂,2.53万个农家书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民情日记”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知识,请你以感悟“千万工程”二十年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4-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重庆专版)01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下图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图。

(1)结合材料一,概括数字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正加快形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如下图所示。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科技对助推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材料三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的前沿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引发了人们的焦虑。

(3)有人提出“人工智能是先进生产力,虽然存在缺陷和滥用的可能,但仍需发展,不发展反而是最大的不安全”。结合材料三,请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材料四   2024年1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简称中国信通院)公开发布的《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 (2023年)》(简称《白皮书》)显示,人工智能 (AI)技术实现飞跃式发展,给全球数字治理带来挑战。人工智能引发的风险是全局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的。给个人带来数据偏见、技术滥用、道德伦理等风险;给企业带来版权侵权、隐私侵权赔偿、商业秘密泄露等风险;“机器换人”可能引发失业,冲击就业市场、危及公共安全等风险;国家间的技术鸿沟会进一步拉大,国家间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剧,对各国及国际社会现行的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和保护性形成挑战。

(4)联合国将举办“人工智能(AI)向善全球峰会”,希望为AI技术的发展规划出清晰蓝图,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假如你有机会代表中国青年在峰会上发言。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中国AI,向善而行”为题,写一份简短的发言稿。
要求:观点符合主题,逻辑清晰;观点与阐述一致,不少于3个; 200字左右
9 . 阅读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材料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希望黑龙江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黑龙江省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振兴发展,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积极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创业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守正创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材料二·新质生产力的“来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下图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

材料三·新质生产力的“当下”

《中国环境报》指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应注意:“应把大力发展战略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使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推动完成产业从旧质到新质的质变,把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结合起来,把提高生产的质量与提高生活的质量结合起来,通过创新驱动与体验牵引实现总的高质量发展。”

材料四·新质生产力的“去处”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民群众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要通过开发就业容量大的新兴产业,拓宽多元化、高质量就业渠道。引导新质生产力发展惠及更广泛人民群众,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把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注重分好“蛋糕”,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体现到千家万户都能过上好日子上。

材料五·新质生产力的“法途”

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近日通过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标志着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立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条例》以创新引领为核心,提升产业链水平,拓展应用场景,加强开放合作,并提供支撑保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质生产力。它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安徽省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法眼看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法律纠纷,重庆外国语学校邀请法官进校园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对一些案例进行了法律解读。

案例一   2023年7月,某微博网红大V为博取流量,长期发布关于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的不实负面评价,遭到比亚迪公司起诉,随后该账号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处于禁言状态。

以案释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二   2023年7月,理想汽车将山东临沂一家公司名为“临沂新理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汽车贴膜店(门店招牌名为理想汽车贴膜工厂)诉诸法院,法院审理后要求该汽车贴膜店赔偿2万元并更名。

以案释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三2023年12月,小米汽车发表声明两家媒体人员在签署保密协议的情况下,泄露保密拍摄内容。之后,两家媒体也先后发布了道歉声明,对涉事员工均处以辞退处理,永不录用。据悉,两家媒签署保密协议金额共600余万元。

以案释法: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淘汰传统产业”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结合材料二、四,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从我国社会矛盾的角度说明怎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5)结合材料五,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上述案件进行简要解读。
(6)结合材料五,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立法的意义。
2024-05-0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