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引人关注,国家拟将制定延迟退休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①201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2124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5.5%。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人均GDP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表:中国老龄人口相关社会指标
年份
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27
0.76
1370
2013年
39
2.32
2110
2050年
*
预计7.0
预计9700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调整一系列政策和制度。2015年3月10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希望今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后年推出。方案将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实施,这将给社会一个心理预期,从而减轻政策推进的阻力。
材料三:延迟退休是针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过低提出来的。中国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作出的规定。建国初,我国预期人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现在则是74.8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和预期寿命都发生巨大变化。建国初期制定的政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必要调整。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和公民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3)我国制定延迟退休方案的举措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16-11-26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广安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宋代苏轼读书用的是“八面受敌”法。一本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读“厚”了。无论是通过“薄”读还是“厚”读,最终是要明其义,懂其旨。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提要钩玄”法和“八面受敌”法的关联?
2023-11-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三:我国东部某市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见下表)。
发展思路
主要举措
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做好总体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布局,做好总体规划。


2.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我市的工业特色,围绕服装、阀门等行业规划好专业市场;围绕绿色、健康主题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3.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良好商务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化全市的法制、治安环境,努力为客商提供一个平安、和谐、愉悦的投资消费环境。

4.突出重点行业
围绕培育消费热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商贸、旅游等领域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回答图表中的问题。
2016-11-26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成都西北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政治试卷
4 .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一味贪大求洋的城市化到注重小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化,中国城市现代化之路正在回归多元和理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 我国分地区、分规模城镇化质量指数情况
地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部
城镇化质量指数
0.5419
0.4860
0.4632
0.4643
城市规模等级
200万以上
100-200万
50-100万
20-50万
20万以下
城镇化质量指数
0.5920
0.5368
0.4825
0.4680
0.4496

注:城市规模按《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城区人口分类。分地区数值为各地区城市指标的平均值。分规模数值为各种规模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1)根据图表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 近年,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基调,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避免“空城”现象的。
材料三:“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混乱的地下管网建设,无异于将我们放置在定时炸弹之上。” 欧美的“共同沟”是成功的范例: 城市管网由政府统一规划, 管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 着眼长远,统一开挖、统一预埋管道, 建设一步到位, 统一管理维护, 有偿交各个部门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管网使用和管理上实现资共享、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互通共享,切实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城市管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有的思想方法。
2016-12-12更新 | 1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高三考前热身训练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2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 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2
21 810
15 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2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第二小组】——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几档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2)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立足实践,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组同学走访了该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浓园国际艺术村。他们了解到该艺术村自创建以来,陆续为省内200多位美术家免费提供工作室附带居室;在园内修建了大型展览厅和销售厅,为美术家免费包装展、销作品。美术家们在艺术村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社会生活,可以在一起切磋技艺、提高素养,通过开办美术培训班为培养新人贡献力量,逢年过节则为农民群众写春联、作年画等。2013年“闹春展”期间,美术家们“接地气”的作品受到参观者的热捧,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该艺术村的经验对文化工作者创造与实现价值有何启示。
2016-12-12更新 | 10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政治试卷
6 . 材料:我国东部某市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见下表)。
发展思路
主要举措
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做好总体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布局,做好总体规划。


2.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我市的工业特色,围绕服装、阀门等行业规划好专业市场;围绕绿色、健康主题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3.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良好商务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化全市的法制、治安环境,努力为客商提供一个平安、和谐、愉悦的投资消费环境。

4.突出重点行业
围绕培育消费热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商贸、旅游等领域发展。


依据材料,回答图表中的问题。
2016-06-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攀枝花十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名为“薪火”,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喻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玉琼为表征,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亚运有机结合的创新尝试,炬身纹样以中国结稳尾结束,以东方元素展现着亚远大舞台上的团结共融,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通过火炬手们的手手相传,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薪火”火炬彰显的设计理念。
2024-03-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总体说来,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尤其表现为成功开创和发展的独特现代化道路。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指我们党在科学总结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回答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基本性质、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形成的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辩证唯物论,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努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但面对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际竞争也在加剧……成就“中国梦”,对于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关键在于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从而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2)运用联系的观点,针对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开展主题调研,形成议题报告。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举的十个重要理念: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分别来自《礼记·礼运》《论语·五子之歌》《论语·为政》等传统经典。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3)有人认为:只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当前,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来看,人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面临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3-05-05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19年9月25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外形宛如金色风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立足机场实际运用的需求,能够提供约80个近机位,让更多旅客可以从廊桥直接登机,航站楼中心离最远机位只60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主航站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它继承了现代机场的所有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问题,在美学上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航站楼的整体结构设计上看,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形成18万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顶,塑造了“风凰展翅”的惊艳造型。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中花园”分别以丝园、茶园、瓷园、田园和中国园为主题,呼应“丝绸之路”,为旅客带来中国园林式的候机体验。同时在设计中也体现了法国ADPIngenierie建筑事务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工作室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双进双出”航站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对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的设计进行分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冬奥组委会通过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经验、组织设计师参与体验冬季运动,从中获取灵感。最终,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脱颖而出。


“冬梦”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标志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志。“冬梦”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飞跃”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满,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飞跃”展现了运动员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冬残奥精神。

2022年“冬梦”和“飞跃”,以自信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人要梦圆冬奥、放飞理想,为奥林匹克和世界冰雪运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材料二   2021年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仪式火种台等正式发布。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指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造型风格与火炬、火种灯和谐一致。仪式火种台采用了尊的曲线造型,基座沉稳,象征“地载万物”;顶部舒展开阔,寓意着迎接纯洁的奥林匹克火种;祥云纹路由下而上渐化为雪花,象征了“双奥之城”的精神传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对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和仪式火种台的设计理念加以说明。
(3)在北京冬奥会比赛中,我国奥运健儿以卓越的表现,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为中国体育描绘出无比精彩的美好未来,向世界展示了华夏儿女无与伦比的炫丽风采。请你就如何向奥运健儿学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