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突发,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材料一:当重大疫情发生时,由于受个体对疫情的认识和解释、亲人和朋友给予的支持程度以及适应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每个人对危机反应的外在表现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生活方式骤然改变带来不适,可能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抑郁、愤怒,导致应对失当和行为失常等后果,疫情面前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高度重视。为此国家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社会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控,有针对性的做好人文关怀。总之,疫情是人类无法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突发现象。抗疫实践检验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动员组织能力,展示着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众的现代素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加强心里疏导、重视人文关怀的原因。

材料二     新冠疫情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类型心态干预措施原则
确诊患者隔离治疗初期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1.理解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
2.给予心理危机干预
支持、安慰为主。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
隔离治疗期孤独、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放弃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1.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作到心中有数
2.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
3.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的所有行为
4.尽量使环境适宜患者的治疗
 积极沟通信息、必要时精神科会诊。
疑似患者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4.使用减压行为、减少应激。
及时宣教、正确防护、服从大局、减少压力。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躲避、不安、等待期的焦虑;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1.政策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
2.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宣教、安慰、鼓励借助网络交流。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疫情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上述干预措施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
(3)面对疫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战“疫”成功和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方面。请从个人层面列出二条增强“免疫力”的措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0年前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争取解放的年代。大批文艺青年和红军中的文艺工作者汇聚延安,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但也出现创作中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倾向。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文艺界的情况、想法后,毛主席在1942年5月23日座谈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慢条斯理却气势磅礴”地作了总结性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陆续出现了歌剧《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讲话所指引的方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文艺因此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如一部脱贫题材的“土味”电视剧《山海情》成为“爆款”,众多网友纷纷给予好评。另一部“土味”电视剧《装台》同样表现不俗,收获大批观众的“芳心”。“土味”电视剧为何“香喷喷”?有专家表示,不管是《装台》还是《山海情》,它们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社会中的问题,触发了我们心底最有生命力的、最接近我们灵魂的东西,既抒写了普通人踏实而暖心的生活故事,又捕捉到了时代变迁的壮阔波澜。历史洪流中普通中国人真实、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其中流露出的真情,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能够影响至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0年前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争取解放的年代。大批文艺青年和红军中的文艺工作者汇聚延安,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但也出现创作中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倾向。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文艺界的情况、想法后,毛主席在1942年5月23日座谈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慢条斯理却气势磅礴”地作了总结性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陆续出现了歌剧《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讲话所指引的方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文艺因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如一部脱贫题材的“土味”电视剧《山海情》成为“爆款”,众多网友纷纷给予好评。另一部“土味”电视剧《装台》同样表现不俗,收获大批观众的“芳心”。“土味”电视剧为何“香喷喷”?有专家表示,不管是《装台》还是《山海情》,它们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社会中的问题,触发了我们心底最有生命力的、最接近我们灵魂的东西,既抒写了普通人踏实而暖心的生活故事,又捕捉到了时代变迁的壮阔波澜。历史洪流中普通中国人真实、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其中流露出的真情,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能够影响至今。
(2)2022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某地文艺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两条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4 . 材料: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一旦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无根是因为缺乏信仰,无病呻吟是精神空虚形成,无魂是心态浮躁所致。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避免作品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5月21日,华为主要创始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回答。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材料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建设法治文化,让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3)为如何在校园弘扬法治文化提两点建议。
2020-10-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22日华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近期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回答。

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下设“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儿童阅读书包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等八个子项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2008年北京夏奥会开幕式,福克斯体育台这样评价,数以千计的舞者、表演者和杂技演员身穿各色传统服装,尽情地表现出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诉说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

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张艺谋导演说:“开幕式不再像过去那样谈五千年,以前‘我们'还有强烈的愿望,说我们有很多家底,向世界介绍自己。但这次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就是全世界人类。开幕式不再只为我去表演,而是为了你去表演,为了大家去表演,文化自信就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冬奥盛会赛场还让世界看见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奋斗拼搏、超越自我,展示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同样的奥运盛会,但已经是不一样的时代背景、综合国力、世界格局。正是中国的崛起在改变着我们对“文化自信”的理解,2008年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源于古人创造的五千年辉煌文明,2022年我们的自信却源于崛起之中国拥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强大综合国力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2008年是证明自己,2022年是用中国精神感动世界、团结世界,用中国智慧替世界梦想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如何彰显文化自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定位四川形势:   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 提升考核标准:根据社会出现的新问题,省委、省政府对17市科学发展考核作出重大调整,加大了资源消耗、科技创新等指标的权重,新设置“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现状及改善率”,打破了政绩考核“GDP决定论”的考核标准。
(1)结合材料一,根据辩证唯物论的有关要求,说明山东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新的考核标准的制定所体现的道理。

9 . 材料   2019年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经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认定,首批批复115个县级试点单位,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前,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我国乡村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通过首批试点探索一批路径方法,健全一批政策制度,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形成一批工作抓手。


思考:
(1)农业农村部开展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是如何体现这一原理的。

10 . 材料一: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同心、众志成城,亿万人民谱写了威武雄壮、气壮山河的凯歌,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入新的内涵,成为抗疫决胜的“硬核”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材料二:国外势力的诽谤、污蔑与无端指责,反倒更加激励我们专注于国内疫情防控,攻坚克难,取得了抗疫根本性的胜利,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这是中国政府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亿万群众的胜利。与国外民众街头暴动骚乱,不戴口罩,大肆聚众无脑抗议相比,国内民众在疫情阴云下的表现出了极高的素养,全国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得益于我们在疫情防控中的杰出表现,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各行各业复产复工,经济逐步复苏,在全球的经济低迷中逆势增长。在经济回暖的潮流中,6月1日,集纳66封书信的《战“疫”书简》出版发行,封面上的一句话蕴涵丰厚:“致敬从未被苦难驯服的我们”。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该剧的7个故事,都是以抗疫时期真实涌现的人物为原型创作。同时,全面反映战“疫”的20集电视剧《在一起》9月开播。环宇纵横,风起云涌,风景这边独好。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抗疫精神的积极作用。
2020-11-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