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2020年,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激发,中国的文化强国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红军长征过广西的纪念设施、遗址遗存持续进行抢救性保护。2019年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发生85周年,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落成,将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红色旅游新的资源。

材料二   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继承广西革命传统,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写了中小学地方教材——《红色广西》,突出介绍了湘江战役等广西红色革命文化内容,宣传革命战争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红色革命文化进校园”,引导广大中小学生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红色基因,学习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发掘保护革命文化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广西推进“红色革命文化进校园”的原因。
2022-11-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这是因为(     
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发挥着统率作用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④核心部分的功能有时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学报效祖国,不忘初心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时代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广交善结良友;弘扬中华文化,阐释特色理念;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存。我志愿为中华文明的世界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日前,浙江中华文化学院等单位主办的2022年“海外蒲公英使者”集训班上,近50名即将出国留学的青年人被聘为“海外蒲公英使者”。他们郑重地宣读《蒲公英使者倡议书》。

据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沈慧虹介绍,“海外蒲公英使者”集训班已经举办第6期。旨在增强学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切实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跨文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向国外大学的师生和社会民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诠释中国理念、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使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2022-12-03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已经被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旨在(     
①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感,形成优秀的劳动品质,完善教育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各地各校从2021年秋季开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旨在(       
①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②发挥教育对文化的引领作用
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④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6 . 对于非遗传承,有学者指出,传承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但其“魂”不能变,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思维诠释古老的技艺,但创新得先“守旧”,理解了传统,才能谈创新。这旨在告诉我们( )
①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文化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认和行为的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0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海第四聋校47名同学跟随着老师的现场示范和视频演示,用手语整齐有力地“唱响”国歌。发布国歌标准手语版,规范手语“唱”国歌(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表明手语已成为文化交流传播和文明传承的基本载体
③有利于残障人士体会国歌的真实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④旨在更好发挥传媒沟通、共享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成都市某区,24小时留灯书屋全天候留灯不打烊,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里,一杯茶、一本书的阅读盛景,已逐渐成为群众生活的日常。该区开设留灯书屋旨在(     
①让阅读成为风尚,逐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②用书香浸润城市文明气质,构筑起精神归途
③通过有形的文化氛围,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④推动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自然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中国人讲究规矩,尤其是古人尊师重道,所以教育戒尺跟古代私塾一起应运而生。“戒”,警戒、惩戒;“尺”,尺度、标尺、标准。这些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当今,“戒尺”仍然是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交往的一种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运用戒尺旨在彰显教师的权威和公正                    
②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戒尺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应剔除                    
④戒尺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冠礼是中华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家文化与礼文化融合的结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可见,在青少年中开展冠礼活动(     
①借鉴传统冠礼仪式和教化方式,促进文明素养养成
②旨在全面传承弘扬传统道德规范,守公德、严私德
③承故拓新,挖掘积极因素,以提供丰厚的道德滋养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家礼文化当代价值的最佳实现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9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