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2021年经济工作方向,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式,我们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积极财政政策必须坚定不移以扩大内需为目标,让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扩大内需的特点是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扩大投资需求维护我国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优势,加大对产业链短板和弱项领域的投资,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投资,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更多经济发展新动能。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极的财政作用对扩大内需的意义
2021-05-31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的主要数据,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69779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2019年1-9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3%,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4%。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农田水利等的支持;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一系列减国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分析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
2021-05-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兴国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各部门要根据补短板的需要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强化对“三农”信贷的货币、财税、监管政策正向激励,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提高风险容忍度,优化精准奖补措施;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十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国家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坚决补齐“三农”短板,助推“三农”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的举措对补齐“三农”短板、助推“三农”发展的意义。
2021-05-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2013年至2017年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787亿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825亿元,推动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增强了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精准扶贫五年,增加了居民收入,有效扩大了国内需求,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精准扶贫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哪些基本特征?
(2)根据脱贫攻坚的成效,分析国家财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5 . 简答
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税收的作用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021-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兴安县兴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题(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云南省与国家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大体一致,继续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指引,重点支出领域为:继续支持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加大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等“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扩大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支持最美丽省份和平安云南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继续加大资金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帮助基层缓解财政困难。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财政在促进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1-04-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十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关键是要激发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来、留得住。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同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共建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示范园精准对接了四川屏山的资源、电价等优势和浙江纺织企业的产业转移等需求,即精准对接了受援地“所需”与帮扶地“所能”。在共建扶贫协作产业园区、引导企业投资落地的过程中,浙江政府“最多跑一次”等改革理念,也被借鉴到对口帮扶地区。园区内项目,从谈判到签约再到入驻投产,时间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不过3个月。另外,政府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产业链配套完善、政策和服务环境优越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对园区企业新增融资需求,建立绿色通道,做到应贷尽贷快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用于示范园项目建设和园区内企业发展。通过努力,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已引进23家企业,签约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超过5亿元。

材料二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在全州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围绕“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主题开展工作。政协主动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始终与党委保持统一步调。开展产业调研和产业项目培训,详细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听取基层干部意见,掌握干部群众思想动态,破解攻坚难题。另外还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与同级政府的沟通协商,提出合理化建议。政协认真履行职责,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作出贡献。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为什么能使企业“愿意来”“留得住”。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协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是如何为产业扶贫贡献力量的。
2021-04-15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专家做出以下评论:《决定》延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橄榄球型分配格局,有利于未来不同阶层消费需求的平衡增长。对于收入分配的改革,有网友指出:“调整收入分配是应该的,但一定要务实!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高收入人群的税收问题,只要解决税收问题,就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对“只要解决税收问题,就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观点进行评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市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542.27亿元,占GDP比重55%,对GDP的贡献率59.05%,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1-10月,全市民营经济主体总数达15万户,从业人数总数达43万人,解决就业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是全省首个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市,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产权不清、权责混淆、管理混乱等问题。政府每年预算安排财政资金1200万元以上,综合运用信贷奖励、创业补贴等方式,支持优质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文化传媒等行业。设立6000万元融资担保资金,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推进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创建创新创业平台等重大举措,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代办,、一费制缴费、金融服务“三个中心”,切实改善营商环境,引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以及该市是如何引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

材料二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生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从传统的总量性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的政策。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上,增值税、印花税等税种的收入明显缩减;同时,在今年的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上,在保障铁路公路等经济建设重点支出的同时,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支出,都明显的在增加强有力的财政资源,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实力的表现,为当前经济的发展,释放着明显的动能。


(2)结合材料二,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是怎样发挥财政作用的。

材料三   “煤改电”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据媒体报道,当前,装备改造需要耗费企业大笔资金、电力设施不完善制约改造效果、电力价格市场化增加了企业控制能耗成本的难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企业的参与积极性,阻碍了煤改电工程的实施进程。该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克服困难,协同推进。


(3)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煤改电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03-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已达23673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为保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基本民生保障,2020年前三季度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同比增长8.7%,社会救济和补助人均增长12.9%。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稳就业保民生中发挥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