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1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①有利于让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
②是因为劳动融入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
③对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
④旨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19年初,重庆、黑龙江等省市陆续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股份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这些举措(     
A.坚持和完善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B.有利于激发调动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C.能更好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D.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2022-03-16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当今世界,即便是制造工艺极其先进的跨国企业,也有大量高技能水平的人员从事各种劳动。“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同样需要“大国工匠”打造高端竞争优势。而要培养这样一批领军人才,除了加强教育培训,信任、理解和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同样至关重要。这就需要( )
①公民强化国家意识,树立敬业精神       
②政府加强管理职能,强化市场监管
③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氛围        
④不断扩展人民享有政治自由的范围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021-12-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如图所示为库兹涅兹曲线,表明当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断加剧,收入分化加速的时期。我国当前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现象,国家提出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
②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④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动市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10-21更新 | 47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周测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措施不断发力。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各地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展“稳就业”行动,在做好就业服务和扶持工作的同时,多梁道创造就业岗位,积极拓展就业空间,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结合材料,请从新时代的劳动者角度分析就业的重要意义。
2021-09-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彻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基于(       
①大多数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和不会劳动
②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③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安排劳动者就业
④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021-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工程,大力抓好技能扶贫,对深度贫困地区,组织实施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技能脱贫行动和深度贫困县“一帮一”技能培训等专项行动,推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


结合材料,从财政的作用和劳动者的角度,分析国家推进扶贫所采取的举措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2021-09-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孔子的学生宓子贱,曾担任单父县的地方行政长官。《吕氏春秋·察贤》谈到他“鸣琴而治”时,有这样一段话:“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鸣琴而治”对企业成功经营的启示是(   )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能否依靠科学管理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9-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08-25更新 | 12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