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回望历史,“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莫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这告诉我们(       
①劳动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②劳动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③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021-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是因为(     
A.就业问题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B.就业问题关系到劳动者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
C.就业问题关系到劳动者的全面发展D.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就业事关基本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稳就业。一是最大限度用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小型和微型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其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工就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就业帮扶。四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五是大力支持“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发展,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努力完成保就业的目标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稳就业的理由并分析政府采取上述具体措施对稳就业的积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旨在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该条例的施行(       
①有利于增强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
②确立了科技工作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④体现了科技是关系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01-09更新 | 5507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唐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1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重视劳动教育的哲学原因是 (       
①意识影响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动手能力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劳动教育能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③教育是系统工程,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劳动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02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务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因为(       
①劳动教育源于伟大的劳动精神,是人类特有的物质性活动
②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
③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劳动精神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拥有某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于是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了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①降低了劳动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9-12更新 | 9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9 . 某地为确保完成2020年脱贫目标,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提出,通过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等方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依据材料信息,下列脱贫传导路径合理的是(       
A.对提升劳动技能的贫困户给予培训补贴→提升农民的脱贫能力→增加农产品销售量
B.引导各界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
C.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
D.推动产销对接→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量→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
2020-08-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