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3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落下帷幕。首届链博会上,“链”味浓浓,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在为期5天的展会上,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了各链条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链博会拓展了产业链朋友圈,延伸了供应链伙伴网,集聚了创新链驱动力。 由此可见,首届链博会的举办(     
①说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会普遍受益
②说明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③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球各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年11月,中国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以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为预期目标,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关于链博会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中外企业资源对接、创新协同→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②中国勇于担当大国责任→拓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空间→增强经济全球化活力
③链接世界,共创未来→重建各国间固有的经济联系→推动全球产业链融合发展
④中国打造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建立新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和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双方领导人的战略性沟通奠定了中欧关系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增进相互理解,减少彼此误判。过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近3倍,中国对欧盟投资从零发展到上千亿美元,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材料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欧双方竞争与博弈更为严峻
②中欧双方从不断增长的经贸产业合作中获益颇多
③中欧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扩大了双方共同立场
④中欧加强双边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8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4 . 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八项行动的落实能(     
①促进建立各国贸易畅通、自由竞争的国际合作新机制
②消除“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障碍,促进共同发展
③汇聚多边主义力量,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能
④助力实现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作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几年来,进博会从无到有,越办越好,成为新时代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中国用行动践行承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下图是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果: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再到“常驻客”,进博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金字招牌",跨国企业"来了又来"体现它们对中国市场的看重和对中国经济的看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经过几年的发展,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参展商做出这样的选择,无一例外是看中进博会这个共享的公共平台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中国的新发展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三大机遇:中国大市场机遇、制度型开放机遇、深化国际合作机遇。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4-03-16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政治考前模拟卷03(山东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3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7月1日起,中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中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近年来,中国接连降低相关商品进口关税,助推全球好物进入中国市场。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     
①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
②转变发展方式,彰显生产全球化发展
③优化供给结构,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④消除贸易摩擦,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中欧班列已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覆盖欧洲全境。搭乘中欧班列,来自中亚的小麦、蜂蜜等优质农产品更便捷地进入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中国制造”加速奔向海外。 由此可见,中欧班列(     
①拓宽了国际运输通道,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②优化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提升了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③提升了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④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的新格局,推动沿线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6更新 | 9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滨州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企业征信评级、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准入限制……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助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有更多的经营稳健、资质优良、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金融体系加速形成。

截至2023年6月末,中资银行在7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95家一级机构,中资保险机构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4家分支机构,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和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
2024-03-15更新 | 53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新材料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核数完整的钢材特质业体系。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3年1至9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新材料规模企业超过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72家,同时培育形成了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有观点认为,保证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运用经济与社会、分析与综合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在国家新材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某班学生围绕黑龙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搜集资料:

黑龙江有哈工大、哈工程等78所高校,在航空航天、船舶动力材料领域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134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3%,铝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石墨等在大飞机、载人飞船、探月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新材料所需的大部分资源需要从国外购买;产业链短,生产的高端产品较少,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移和转化机制尚未成熟,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材料开发和黑龙江新材料战略联盟缺乏稳定性;配套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2023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节发《关于开展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2023年10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全球视野来积极谋划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强调东北地区要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2023年8月2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举办,黑龙江展区以“多彩龙江”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材料8大细分领域最新发展成果和炎点。

小组探究:

各小组归类整理搜集的资料,概述本组对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认识。

确立主题:

①深化改革,推动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

②加强交流合作,推动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

(2)从以上主题中任选一个作为标题,联系实际,结合搜集的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撰写一份探究报告。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3-1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2013年8月1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10年间,中国已形成拥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自贸区体系,共有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从自贸试验区走向全国,打造了中国开放发展的生动样板。中国设立自贸区旨在(     
①重塑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
②通过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让经济全球化更具活力
③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推动制度型开放,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0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