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民主协商是指对国家与地方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执行中的协商,经过自由平等对话、沟通与协商而取得共识,以保证公共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实现。民主协商有利于(     
①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各级决策的合法化、科学化
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③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消除管理工作的失误
④拓宽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丰富了民主渠道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4-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二)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新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

材料二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开展。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想办法……在人民群众广泛响应、积极参与下,活动期间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体现出了建言数量质量“双高”的特点。

结合材料,论述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3 . 埃瑟·戴森说:“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重伤的大本营。那是一个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是施展阴谋的好地方。”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这要求公民(     
①增强权利意识,拓宽政治参与渠道②提高政治素养,正确行使权利
③加强民主管理,协调不同阶级利益④自觉履行义务,有序参与政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12更新 | 213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模拟试题
4 . 某市信访部门探索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群众诉求工作,推动各部门出台、公布分类处理清单,明确有权处理机关该如何分类处理、依法办理群众信访诉求,有效解决了群众诉求“该找谁”“谁来办”“怎么办”的难题,上述做法(     
①为解决群众诉求提供有效渠道
②促进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能推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意在建设职能科学的法治政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假如我是委员”是人民政协报推出的全国首款网络议政性新媒体平台。该平台致力于让人们以虚拟委员的身份,体验委员履职、学习政协知识,围绕经济社会、民生热点等问题开展调研、讨论,反映社情民意,提交虚拟提案,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进行有序政治参与,感受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魅力。公民通过这一新媒体平台可以( )
①感受公共参与的美好,增进对国家事务的理解和支持
②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彰显主人翁地位
③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素养
④便捷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将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设为联系点之一。截至2019年10月,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对30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在“直通”人民大会堂的509条群众意见中,有25条被吸收进相关法律或法律草案。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时强调,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意义。
7 . 近年来,“晒黑族”异军突起,他们将社会上的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醒其他民众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晒黑族”的一句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对“晒黑 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拓宽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
②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维护社会正义
③是公民享有决策权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④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参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4更新 | 88次组卷 | 4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综政治
8 . 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④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25更新 | 586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届湖南株洲市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9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公共精神的本质就是要求公民从主观意志到实际行动上都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这其中所承载的公共关怀更为重要。”公共精神的树立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公民意识的体现,也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可见,培育和弘扬公共精神(  )
①利于公民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引领社会风尚
②推动了广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体现当家作主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④可以提高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9-12-16更新 | 27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作为新时代楷模的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杰出代表,他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普通的日常生活里,默默无闻地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谱写了伟大的时代赞歌。从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把爱国主义融入实际行动
②公民履职能力提高,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
③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公民权利有切实的保障
④人民民主激发了人民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10更新 | 416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高考模拟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