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片面或错误地认为,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污染承载空间大,发展好坏全靠“大自然”和“老天爷”,甚至把农村视为城市污染转移的“接收站”和“天然垃圾场”,“污染下乡”还没有彻底遏制,农村“大树进城”、“生态搬家”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无疑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和“乡愁”。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蔓延。建设“美丽乡村”,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在农村和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个个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应如何解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愁”。
2 . 某村是该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服务升华”的原则,实行“1+1+1+5”(一部村规民约、一块红黑榜、一个村民议事微信群、五个村级群众自治组织)工作法,使乡村振兴充满勃勃生机。原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都是靠政府,现在只要一号召,村民们就积极加入。该地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是(     
①构建村民自治新机制,实现自治、德治融合发展
②探索善治、共治新路径,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③优化村民自治组织结构,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④发挥党的主体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在安徽省临换村,林立的茶馆成为“人大代表谈心室”“调解室”。在茶馆里,众人围坐一桌,以茶为媒,讨论着村里的大事小情,修路、筑渠、路灯维修等诸多百姓关切之事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得以解决。“饮茶议事”的成功在于(     
①发扬协商民主优势,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②尊重村民决定的一切事务,发扬了人民民主
③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形成了基层治理的合力
④提升人大代表执法能力,提高村务管理效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十几条板凳,没有主席台,也没有话筒音响。村民们操着乡音俚语,或聚集在祠堂大屋,或围坐在农家堂屋,热烈讨论乡村振兴、村级发展等“高端”议题,面红耳赤而又公平公正评判着家长里短等“鸡毛蒜皮”小事。这就是“风靡”H市乡村的“屋场会”。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制度体系                                 
②赋予群众基层公共事务的决策权
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④化解矛盾维护乡村的和谐与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2更新 | 15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统一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5 . 多年来,在村民自治过程中,某村探索并推行了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成效评议会等村民自治形式,引导村民关心、支持本村的发展,有序参与本村的建设和管理,村民自治的活力持续不衰。该村的做法(     
①提升了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②丰富了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和形式
③能够增强广大村民参与自治的主人翁意识
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拓展了村民自治职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4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文综政治试题
6 . 2022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要求,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有利于(     
①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提高村级组织工作和运转效率
②健全村级民主监督,提升村级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
④增强村级组织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从村民理事会到红白理事会,从夜谈会到“民情茶话会”……在村党组织带领下,各地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使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对乡村治理的启示是(     
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②创新村民自治组织新形式,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③发挥村党组织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5-17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三)
8 . 2023年2月10日,海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在278名人大代表完成无记名投票10多分钟后,现场根据票决结果公布了该市2023年10个民生实事项目。这是海口市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让“群众想什么”和“政府干什么”实现精准对接。这一新举措(     
①能够提升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绩效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探索
④为人大代表更好履职尽职提供了新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某村在农房改造项目中,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如今该村集体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邻里的事互相帮衬着办,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该村的做法(     
①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了农村治理现代化
②完善了基层自治制度,提高了基层政府行政水平
③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创新,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真正参与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3更新 | 113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近年来,某村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构建了乡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民事民议以自治激发活力搭建“说事议事”平台,让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等的决策中来,“议”重点大事、热点难事、民生小事,“议”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发挥“领头羊”作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做表率
坚持民事民办以德治春风化雨村级层面,成立新风公益基金,募集资金用于帮扶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奖励孝老爱亲的道德先锋和亲善邻里的文明榜样,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受益群众达2.3万人,发挥了新风公益基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坚持民事民管以法治定分止争发挥民事民管在社会治理中的预防、化解和宣教功能,以党建为统领,将党的活动阵地、网格员队伍、群众工作方法充分融合,探索推广“三个一”(建好一间调解室、选好一名调解员、用好一套工作方法)法治矛盾纠纷调解模式,筑起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探寻该村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的密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