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山东“堂邑葫芦”第六代传承人郝某成立葫芦加工企业,通过雕刻、烙烫、勒扎等传统雕刻技艺将葫芦制成工艺品,在打造独特的葫芦文化品牌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表明(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又推动实践发展
②文化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④在社会生活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苗绣将苗族古歌、传说和故事以刺绣形式表现出来,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的教体。进入新时代。苗绣与蚕桑文化巧妙结合,扩展延伸了苗绣产业链,使苗绣从“指尖技艺”变身为“指尖经济”。作为“指尖经济”的苗绣(     
①承载了苗族文化,是当地人民劳动实践的结晶
②融通了不同资源,是实现综合创新的成功典范
③启动了乡村改革,是立足时代之基的文化事业
④蕴含了苗族精神,是推动苗乡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7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北宋欧阳修“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的诗句,描绘了春雨、杏花之美,也体现了文化之美。然而自然界中纯粹的春雨、杏花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纯粹自然的春雨杏花(     
①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悟
②不属于人们创造的精神成果
③不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属于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等,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庆祝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文化载体之中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0更新 | 136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0-12-29更新 | 32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6 . “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特有产物
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9-09更新 | 234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有学者在谈及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体会时说,他会把读到的精彩段落用电脑打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段话阐述一下,马克思写 300 字,他可以写 500 字。久而久之,他就可以将马克思的文字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会开始学会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这表明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都是人们主动学习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③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7-01更新 | 32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一)(海南卷适用)
2014·广东广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
①源于实践,又促进文化
②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③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④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4-26更新 | 11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统测试题政治试卷
10 . 松、竹梅被中国人称为“岁寒三友",国人不仅喜欢其外在形象,更欣赏其内在品格。在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自然事物,松、竹、梅的形态和习性虽没有多少改变,但人们赋予它们的涵义,却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必须有特定的自然物作为载体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气质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和集中体现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