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因为(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的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四)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九十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9更新 | 169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今年2月21日是第24个国际母语日,其主题是:多语言教育:变革教育的必要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种教育能促进使用非主要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土著语言的人群学习知识、融入世界。纳尔逊·曼德拉曾说,“若你用一个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与他交谈,可以言之以理;若你用一个人的母语与他交谈,可以动之以情。”由此可见(     
①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统一的语言是文化发展的趋势
③母语教育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       
④语言差异必然会导致文化冲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2年8月,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在央视开播。唤醒新青年的《新青年》、见证长征路上重要转折的遵义会议会址、摇出坚强抗战信念的木质纺车⋯⋯一件件文物无声地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革命文物是赓续红色基因的重要物质载体
②大众传媒的运用赋予了革命文化新的内涵
③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持久、恒定不变的影响
④弘扬革命文化要拓展革命文物传承新形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申遗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实践等,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有助于更多的人以茶会友,架起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在世界各地掀起中国文化的热潮。这说明(     
①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茶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与享用文化             
④通过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对茶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是一首血脉传承的歌,它能让我们读懂中国。老地名让今天的人们有了触摸历史上多彩自然、文化现象的渠道,那或长或短的名称中蕴藏的正是“何以中国”的密码。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地名文化是增进文化认同的载体       
②地名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地名浓缩历史,承载了一方百姓的乡土情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30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在一幅幅笔画中,是藏族传统文化特有的形态。古人借此记录历史,期冀恒久传世。从藏族起源说到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迎请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按时间顺序、以连环图形绘制的壁画,可谓是一半泥土、一半匠心,装点了佛堂,铭刻了历史。由此可见,(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了人
②壁画是中华文化延续的源头活水
③历史借助文化载体跨越了时空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01更新 | 551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5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8 .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对“孝”字的解释是:字形从老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即一个孩子扶着(背着)自己的老人,顺从侍奉老者长辈为“孝”的本义。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父慈子孝的和谐场景。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弘扬孝道的传统美德
②汉字能够承载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
③甲骨文是孝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孝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由河南省电视台主办的2022“元宵奇妙游”将延续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结合,带给观众一场东方审美视觉盛宴。一念起,万物生,一花一世界,一梦致永恒....舞蹈《梦莲》,采用“莲”这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意象,以莲的第一视角感受生命的律动与美好。当舞蹈演员腾空跃起,所落之处涟漪起伏,曼妙舞姿诠释莲的高洁与脱俗,同时通过留白写意的朱代极简美学,展现一个抛却繁复,纯净隽永的梦境,更是营造一种令人神往的心境。可见(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受文化
②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进行创新性发展
③挖掘传统文化重在其商业价值
④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有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斑驳的红砖房子、掉漆的柜子、粉色小碎花窗帘、藏在窗边的钥匙,逗猫、喂狗、捞鱼、种菜、到镇上买肉……这是抖音博主“张同学”短视频里的常见场景。就是如此普通的农村生活,却让“张同学”火爆出圈。积累了1800多万粉丝,获赞7200多万。许多网友表示:“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对农村的日常生活这么上瘾。”乡村题材视频火爆的原因(     
①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影响,人们内心深藏着对田园的向往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③有过乡村生活的人看了怀旧,没有这种体验的人看了新奇
④大众传媒发挥了文化传递、共享、创造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 2022届高考模拟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