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0更新 | 1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底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如果不采取行动缓和这一趋势,地球的物理和生态系统、社会体系、安全和人类健康可能会严重受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目前,科学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程度、成因、影响以及应对之策存在较大争议。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学术领域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包容不同的声音。

2021年8月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显示,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并且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2021年以来,河南、湖北等地相继发生特大洪水。鸿星尔克、华为等民族企业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继续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河南、湖北等地抗击洪水,展现了中华儿女一家亲的传统美德和伟大情怀。


(1)真理越辩越明。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包容不同声音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民族可以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如何作为?请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1-09-24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④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27更新 | 326次组卷 | 28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核心价值观仍然规范着人们的是非观念和生活行为。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②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③人们在生活中创造文化,也在生活中享用文化
④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