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强大的物质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华文化自觉、自信和认同。“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中国来说,解决好民族性的问题就是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问题。因此,中华文化的以文化人,就是全体人民的“中华民族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成员各有其名,都姓“中华”。由此可以引申一种认知,外来的文化如宗教信仰,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本土文化,在集大成地丰富和整合为中华文化的实践中,实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化。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


(1)运用意识的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认同。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意义。

今天中国的青少年,正是明天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担当者。如何增强我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新时代背景下亟待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提两点建议。
2021-05-1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以科技改变为推动点,以互联网+创新思维为模式,将我国农业及土地资源配置推向一个新高度。新的生产方式将带来新的生产力,土地共享创新模式的乐农之家,首先提出了将实体农场共享,以“互联网+实体农村+电子商务”为发展模式的020生态养殖。这种互联网生态养殖,不仅实现了土地共享的理念,优化农场资源,让土地最大地输出生产力,而且培养了新一代农民,让农户有了学习更多科技知识和创新创业的机会,通过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用户资金、规模、粗放式等养殖难题,将互联网+的创新思维、物联网、大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畜牧业养殖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为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管理、资金不足、供需失衡、产业链松散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实现了养殖销售智慧化,有助于构建创新智慧型的生态养殖圈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互联网+实体农村+电子商务”为发展模式的020生态养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影响。
2020-10-31更新 | 104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气质,需要一代代人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千千万万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奋力创新、默默耕耘。如今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不断加快应用。

桂某作为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鲫鱼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他在研究中意外发现银鲫具有“单性雌核生殖”的特征。按照国外学者的观点,银鲫生殖繁育的应该全是雌鱼。决定雌雄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银鲫会有这样的特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和团队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跑遍祖国的大江大湖,累计采集了5000多条鲫鱼样本,系统研究了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了银鲫独特的多重生殖方式,找到了品种改良的方法,为系统精准开展银鲫的优良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出的新品种实现了产量的大幅提升,为“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桂某是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的。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请你就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提出两点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兵,到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榜样,雷锋同志以其22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辉煌壮丽的人生诗篇。从“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坚定信仰,到“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胆忠心;从“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的助人精神,到“永做革命的螺丝钉”的敬业态度;从“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刻苦品质,到“生活好来别忘本”的朴素作风……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6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鼓舞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涌现出一批批雷锋式的英雄人物。从与时代同行诠释“雷锋精神”生命力的郭明义,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扶贫干部黄文秀,再到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乡村教师张桂梅....在这些时代楷模的身上,无不闪现着雷锋精神的道德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一代代人的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雷锋在平凡岗位上铸就辉煌人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发扬雷锋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就要“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此,请你向广大青年提两点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统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需要齐抓共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我们既需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又要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环境,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向上、弘扬正气、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与产品的提供,不但使人精神抖擞,乐观向上,富有朝气,而且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悦的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在物质富足与精神富足良性互动中不断推进社会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2)为国家如何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3-07-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50年来,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航天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飞向九天,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打破超级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进一步夯实了国家安全发展基石。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航天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代标志,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从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五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奋发图强、砥砺奋进,不断刷新高度,助力国家发展。航天科技成果大カ转化,“互联网十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航天技术与产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孕育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等新业态,产业经济规模由百亿量级跃升至千亿量级。

太空奏响的悠扬的《东方红》成为激励一代人最振奋的音符,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事业的亲历者、参与者,扎根深山、转战大漠,隐姓埋名、奉献青春,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以许党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永存史册的业绩功勋,诠释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

中国航天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记初心使命,不畏艰险挫折,继续追天揽月征程,共享和平美好太空。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航天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
(3)请结合材料,为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航天精神提两条建议。
2020-05-25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文综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是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国家林业部门负责人总结提炼的,这一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塞罕坝人的艰苦实干,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那时风华》日前上映。影片用第三代人的视角讲述故事,突出表现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在物资条件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满怀青春理想,矢志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奋斗中展现最美青春,奋斗中磨练意志品格。他们战严寒、抗风沙、忍饥饿、斗饿狼,用心血和汗水造林、育林、护林、营林,通过科学探索和勤奋实践,积累了在高寒地区大面积植树的宝贵经验,使人工造林的森林覆盖率在这一地区创造80%以上的新高,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授予“地球卫士奖”。影片还运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变化下的树木和林海的空镜头来造型写意,蕴含“树木与树人”的深层关系,以景寓情、以情寓理。

结尾处,老年郑百团几次叮嘱后辈要“守好这片林子”,体现出只有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

青春风华正茂,奋斗未有穷期。电影《那时风华》所展示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我们,从初心出发,回归本真,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真正美好的青春风华永远属于艰苦奋斗的人们。


(1)有人认为,精神能变物质,物质能变精神。结合塞罕坝的历史变迁,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加以评析。
(2)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青年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青春风华正茂,青春未有穷期。请就新时期如何培养中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提出三条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图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2)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18-12-0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