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014·全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面能体现它们之间关系的正确的传导顺序是(     
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
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
2022-01-12更新 | 647次组卷 | 230卷引用:2015届湖北蕲春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民设计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集乡村旅游、农品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众多特色活动于一体,使农民充分感受丰收喜悦,也让游客尽情体验各地农耕文化。材料中庆祝活动(       
①表明了农耕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体现中国农民拥有相似的文化价值情怀
④可用于见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农耕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9更新 | 1266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蕲春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0-11-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下·浙江绍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临夏市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举办“金色草花节”,在丰富人们消费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B.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C.一定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D.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019-07-11更新 | 25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冈市蕲春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2019-01-30更新 | 685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7 . 2018年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中国道路”、“元”、“人民币”、“红包”、“支付宝”、“网购”、“嫦娥”、“悟空”、“高铁”、“阴阳”、“八卦”、“孔子”、“老子”、“少林”、“功夫”、“武术”、“春节”、“中秋”、“重阳”等汉语拼音词汇均跻身榜单。此调研
①能反映出中国话语在英语世界主要国家民众间的认知状况
②说明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已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③说明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进步带动了世界经济与科技话语的创新
④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类汉语拼音词汇正全面影响并快速改变着世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
(2)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请就扶贫脱贫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6个字以内)

9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10 .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太空“快递哥”天舟一号发射成功,“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纪录,C919大型客机首飞圆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