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从天津博物馆的“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到周邓纪念馆;从1919年天津革命青年成立的觉悟社,到平津战役纪念馆,从南开大学周恩来、于方舟烈士纪念碑,到解放桥天津会师纪念地……依托天津市红色文化资源,某中学准备精选在天津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10个线下教学场馆,启动“行走的思政课”项目,让红色旧址遗存变成“课堂”,让革命文物资料变成“课本”。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论证学校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请从两个角度说明)
(2)岁月的年轮在转,红色基因也代代相传。请你就如何保护好、挖掘好、宣传好红色文化资源提出2条合理化建议。
2024-01-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2 . 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共同践行“公筷行动”,浙江多地出台了多种宣传方案,以接地气、贴民心的方式将公筷推广进行到底。由此可见,“公筷”成为一种新风尚需要(       
①改变人们天生的文化素养②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
③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④通过社会变革强制改变生活习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两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主要看气质”。那什么样的气质是最好的气质呢?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有一句诗很有名,“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一个人饱读诗书,那么他的才华、他的气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这个人就会与众不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2020-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2018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唤醒曾经的辉煌记忆,很多参观者都满怀豪情地由衷感慨: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D.传递和创造文化是展览的特定功能
2020-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20日,塞罕坝精神学习报告会在天津举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实现天津的天蓝、地绿、水清有着重要意义。

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塞罕坝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意义。
2020-03-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英雄模范崇德向善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教育、激励几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国家重视宣传英雄模范事迹,其文化依据在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家园更好。”某地通过漫画展示、宣传标语、科普巡展等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意识入脑入心。这说明
①文化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优秀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8 . 参观展览馆,感知深沉的民族底蕴;在开学典礼上升国旗、奏国歌,向伟大祖国庄严致敬;走进军营,踏正步、站军姿,感受保家卫国的激情……9月,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开学季一个响亮的主旋律,青春的心跳与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在9月开学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由。
(2)爱国主义教育要落实到青年学生具体生活中,请简述自己的做法并说明依据。(不少于2条)
2019-02-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一个学校的 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 . 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工巧匠: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今,中国制造也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匠精神”的沦落。痛定思痛,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
(2)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创新需要“工匠精神”。请从民族精神的角度为培育我国“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16-12-13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