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25日,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正能量第六届“五个一百"(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和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

通过“五个一百",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故事被发现、被汇聚,更多美好精神被提炼、被传承: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2021年网络春晚上演唱的歌曲《少年》让人泪目;李子柒耕种山水间的如诗田园生活,以短视频形式触动了海内外网友;深耕纪录片三十多年的闫东导演,用镜头为当下立传,讲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震撼故事。

“五个一百",让中国故事得到更好讲述,让网上网下同心圆得到更好描绘,势将汇集更多优秀的正能量作品,涌现更多的正能量榜样,在网络空间凝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五个一百"是如何汇集起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的。
2022-01-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全国卷(新高考)政治试题
2 . 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现实题材动画片重点项目,金鹰卡通卫视原创动画《23号牛乃唐》登上荧屏4个多月以来,周周蝉联全国网收视率省级卫视排名第一。该剧创作团队多次前往长沙调研,收集了一大批接地气的素材进行加工创作,让每一个在电视机前观看动画片的孩子们都对牛乃唐的故事感同身受,有所共鸣。自信阳光,热情洋溢的女孩牛乃唐成为新一代孩子们的好朋友。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创作要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④我国的少儿节目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巩固政治试题
3 . 河南卫视2021春晚、元宵晚会主打优秀传统文化牌,融合了河南历史文化中最耀眼的元素,比如文物、戏曲、武术等,采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科技的手法,将厚重历史与综艺节目结合起来,更加新奇有趣、时尚多元。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观看和浏览者均表示,通过观看晚会更加深了对河南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认知,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也更强烈地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历史悠久和厚重文化积淀。由此可见(     
①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内在精神,发出时代最强音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环境
③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厚植家国情怀
④中华文化独领风骚,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l月,稻田里的"秀台"上,一群农村小朋友穿着由稻草、稻谷、芦苇花点缀的"小时装"和小花帽,一起表演"农"字头的农家时尚节目。这是沪郊嘉定区华亭镇田园文化"耕读节"里的精彩一幕,正尝试一种有新意的"耕读文化"。

华亭镇,是沪郊有名的"美丽乡村",这里形成了"一园、一站、一路"的耕读文化服务平台;以体验为主的农耕园∶让当地的孩子体悟"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实感;以乡村情景为主的农耕文化"驿站";探索"村校联建",老农民、老教师、老乡贤等,组成校外辅导员队伍,给当地学校里的孩子讲好乡土俚语、农家故事和农业科普;当地已经形成了田园课堂、陇上舞台等耕读活动的"风景线",还根据农令时节,推出插秧、钓龙虾、摸鱼、收稻等农趣赛事,让乡风民俗有了新的"乡村土壤"。


华亭镇是传承耕读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做法。
2022-01-1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巩固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度契合党中央赋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M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场地,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出群众点单(筛选群众需求)、中心派单(对一时一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县区中心联系派遣有承接能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认单(组织有资质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承接和实施)、政府买单(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对那些群众评价高、工作完成度好的给予奖补)的“你点我供”四单运行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文明实践工作服务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特别是被服务的村(居)民也主动成为志愿者。

M市围绕理论宣讲医疗健康、科技科普、生产发展、生活服务等主题内容,通过细化四单运行,实施“健康直通车”“信息直通车”“科技直通车”“文化直通车”“随手公益”“微心愿”等多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天天见、日日新,长流水、不断线,成为一池“活水”,浇灌文明之花。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M市四单运行机制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能浇灌文明之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M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拟举办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请你拟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并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某中学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教育先进单位,德育教育如火如荼,启迪学生心灵,塑造共和国美丽接班人。

该校文学社和语文组共同举办了“校园风华”文学大赛,同学们深刻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很好的诠释和展现了该校师生“坚毅、勤奋、诚朴、健美”的优秀品质。

在该校的各个角落和空间,或以绿色植被、或以名人名言、或以文化展示牌来浸润心灵,塑造美好人格。

置身校园,同学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母校的优秀品质,正如2021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刘小明所言,进入母校学习的三年,将影响我一生,无论我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我们的为人处事方式,都会具有母校标识和特色。

该校教育处和思政课老师共同组织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的电影和电视直播,尤其是观看了建党一百周年电视视频和电影《长津湖》后,很多学生流着泪表示,要紧跟党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读书,不辱使命。

多年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书写美好人生。


结合材料,请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回答该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原因。
7 . 2021年5月30日,“感动中国”邮递员王顺友因病去世,年仅56岁。为了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把党与政府和家乡连在一起,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他在大山里的马班邮路上默默走了32年。他的背影,将永远留在乡亲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生生不息,亘古长存。这让我们体会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鹤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政治试题
8 . 为了加强党史教育,各地区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红色故事讲解等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山西省文旅厅聚焦红色主题打造“唱享黄河、长城、太行山”合唱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出8条“百年逐梦新启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第一套)(人教版)
9 .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小学充分利用该县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德育课程,开展“学党史跟党走”少先队主题活动,激发少先队员爱党、爱祖国的壮志豪情。该校的做法(   
①为学生获得并享用红色文化提供了途径
②必然使学生在该活动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③表明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发挥了教育选择、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卷
10 . 2021年10月15日,为期4天的2021天府书展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本届书展进一步探索创新,促融合、重互动,真正把书展办到了大众中去。书展紧扣时下热门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话题,打造有趣、有心的阅读文化空间,受到了小读者和家长们的广泛欢迎。本届书展对文化传播的启示是(   
①反映人民呼声,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立足生活实践,全力迎合读者的文化口味
③运用新技术,改变人们对以往的文化选择
④营造书香氛围,发挥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