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故动漫国际交流不能仅仅局限于展览馆,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真正融入生活、走进人心。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024-04-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闭幕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2 . 2023年12月4日,某街道在民法公园开展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活动以法治歌曲、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提升了法治素养。材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在无形中促进人的素养提高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制约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必修三《文化生活》

3 . 从天津博物馆的“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到周邓纪念馆;从1919年天津革命青年成立的觉悟社,到平津战役纪念馆,从南开大学周恩来、于方舟烈士纪念碑,到解放桥天津会师纪念地……依托天津市红色文化资源,某中学准备精选在天津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10个线下教学场馆,启动“行走的思政课”项目,让红色旧址遗存变成“课堂”,让革命文物资料变成“课本”。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论证学校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请从两个角度说明)
(2)岁月的年轮在转,红色基因也代代相传。请你就如何保护好、挖掘好、宣传好红色文化资源提出2条合理化建议。
2024-01-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4 . 为了进一步加强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某中学在暑期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筑梦美好未来”系列主题活动。同学们阅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影片、走进红色基地,穿越时空与先烈完成红色精神的传承。开展红色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是一种直接现实的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载体在红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能够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这是党和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关注,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关注,也是对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弘扬。


结合材料,分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农耕文化的必要性。
2023-1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为了加强党史教育,各地区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红色故事讲解等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山西省文旅厅聚焦红色主题打造“唱享黄河、长城、太行山”合唱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出8条“百年逐梦新启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之时,国力衰弱,鸦片吸食者众,国人身体赢弱,被蔑称为“东亚病夫”。

1917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指出:“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民国时期,中国多次参加奥运会,未获得任何奖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体育工作。毛泽东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全国人民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体育运动得到快速发展。1984年,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中国取得优异成绩,列金牌榜第一位。2022年北京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中国已成为体育大国。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体育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2)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请分析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
(3)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奋进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二,请就如何在青少年中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
(4)在北京冬奥会上,广大运动健儿弘扬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自尊自信、积极进取、超越自我、遵守规则、诚信自律、相互尊重、团队合作、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德,既赛出了成绩,又赢得人们的好评。写出你最想培育的体育品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并就你个人如何培育这一品德谈谈想法。
2023-07-19更新 | 198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重庆卷变式训练政治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但在部分地区,农村的“空心化”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荒芜化”,而乡村文化的“荒芜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这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是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重要短板。在不少地方,乡村文化需求一直很旺盛,但乡村文化供给却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还较薄弱,存在市场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问题。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乡村文化市场是一个旺铺。治理乡村文化的“水土流失”,做好了不仅能收获村里人的“芳心”,更能吸引城里人的目光。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在2023年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以“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村晚”等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时间线贯穿二十四节气,地点主要在村里头和家门口,主人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咱们屯里的人”,展现的都是新时代各地农村的新气象和广大农民的新风貌。


(1)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治理乡村文化“水土流失”。
(3)为加大2023年“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宣传力度,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围绕主题,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2023-04-12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为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西安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西安夜游经济。大唐不夜城街区整体以“唐”文化为主线,构建了“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的总体布局,特色鲜明,“唐”元素贯穿街区,所有的建筑都是参照唐代的建筑体系,不管是大型场馆,还是沿街商铺,就连灯柱、花缸、垃圾桶都统一为唐代风格;大唐不夜城将AR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让市民游客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感受科技的魅力,多维度还原千年前的长安风貌;遇见长安系列定制盲盒和不倒翁小姐姐定制手办以及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创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差异化的夜游产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全面增强夜游经济的吸引力、影响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大唐不夜城如何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2)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说明西安是如何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的?
(3)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请你就如何传播自己家乡文化,提两点建议。
2023-04-10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2年11月20日—26日是我国第18个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本次活动周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终身学习向未来"为主题,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①体现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性因素
②是因为我们要脚踏实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是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一次生动实践
④能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营造良好氛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6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