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每个学校都特别重视文化墙建设。学校就是想通过一点一滴的文化墙建设,对自己的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D.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2 . “中国速度”(TheSpeedOfChina)再创奇迹!震惊世界!10天竣工火神山。火神山医院可能是史上关注度最高、监工人数最多的建筑工程。央视24小时直播,有6000多万“闲疯帝”在线监工,网友在给建设者加油鼓劲的同时,也让处在战“疫”一线的人们知道:他们的贡献,正在被记录、被围观、被赞扬;他们背后,有亿万人在关注、关心、关切。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科技推动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④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3更新 | 95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展示了军威,扬了国威,看得亿万国人热血沸腾。兴奋激动之余,我们至少有这四大收获。第一,致敬历史。战旗方队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这既是对革命先烈和战斗英雄的致敬,也是向我们党和军队的“苦难辉煌”致敬。第二,彰显国力。此次大阅兵,160余架飞机振翅长空,傲视苍穹,14亿中国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第三,检验全军。大阅兵中最惊艳的莫过于首次亮相的东风-41核导弹,彰显了我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第四,宣示决心。此次阅兵首次安排了维和部队方队参阅,就是向这群勇士们致敬,就是向世界宣示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履行大国责任的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
4 . 根据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要求,今年的工作要着力突出建党百年主线,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及系列展示展演展播活动,特别要筹办好重大文艺演出。材料表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开展主题文艺创造活动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可见,加强劳动教育(       
①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彻底变革现有劳动教育制度
②要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关键在于潜移默化,重点在于弘扬劳动精神
④需要注重统筹各方,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是一种刚需。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在学校教育中重视美育教育的合理性。
7 .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①家风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②家风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5更新 | 135次组卷 | 35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B卷)
8 . 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历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时代烙印
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2更新 | 539次组卷 | 11卷引用:甘肃省徽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全面培养体系。突出德育时代性,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二是优化课程实施。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三是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四是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注重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


请结合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谈谈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意义。
10 . 根据教育部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行教育职责。该通知(     
①有利于强化家长的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合理使用手机
②意在通过营造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影响人的行为
③旨在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④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663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