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指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对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凝聚全国人民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3-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科普直播课第三课开讲,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让同学们了解了许多科学原理。“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覆盖的1039所乡村小学超31万名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此次精彩的直播课,激发了学生们的科学梦想。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传播手段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前提
③教育方式对人类文化的传承有重要影响
④人们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优秀党课展播、红歌比赛等,广大党员群众通过活动凝聚共识、畅想未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伟大的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凝聚起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可见(     
①优秀文化能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 .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线上教育平台体系。这是由于(     
①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2-1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达成一种“忘我”的境界。人们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从而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吸慢饮,达到美的享受。“品饮”一杯好茶,生活有了温度,生命有了厚度。可见(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经常是被动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2-12-1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自媒体时代为青年提供了建构自己独有的亚文化的载体,并由此形成了只有同代人之间才能理解的话语表达体系,长辈往往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语言。如微笑的笑脸符号在青年一代看来表达的是谜一般微笑的意思,表达一种无奈、无语的态度,但是长辈可能会认为那是欣慰或满意的微笑,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D.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7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场所融入科普教育元素,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生力军。截至2022年4月,中国科协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等。这一创新举措(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有助于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③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
④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8 . M学校为落实教育局关于劳动教育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使劳动与自理劳动与生活、劳动与创新、劳动与社会四项互相融合;拓宽校园必修课、家园生活课、田园体验课、职园启蒙课、社园公益课五类课程实施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此举(     
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探索了劳动教育的新手段,培养了大批高质量劳动者
③有利于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④提高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5更新 | 292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鱼皮文化是住在黑龙汀边的赫哲族(渔猎民族)人的特色文化。有着“无纸剪纸”之称的鱼皮画,在原有的镂刻和剪贴两种工艺的基础上,还发展出浮雕、手绣工艺技艺。鱼皮画和鱼皮手工艺品成为当地旅游特色产品,鱼皮也成为记载着赫哲族与自然关系最好的见证。可见(     
①鱼皮文化体现了赫哲族人的精神追求
②文旅融合改变了鱼皮文化的基本特征
③鱼皮文化是赫哲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鱼皮文化受赫哲族人生活环境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追忆共产党人建党的光辉历史,深入学习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集体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基于(     
①用好红色资源可以更好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②唯有革命精神才能承载得住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参加文化活动,能使人的内心世界永葆勃勃生机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