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之所以能建立丰功伟业,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人不为一已之名、一已之利、一已之荣的付出和牺牲。“功成”虽然不必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实现,其中却有我的执着有我的奋斗、有我的心血汗水。“功成”在谁不重要,“功成有我”方可贵。中国“天眼”工程建设负责人南仁东,在工程落成启用一周年的前10天离世,虽然庆祝竣工那一刻没有他的身影,但谁能否认和忘记他的功绩呢?一名领导干部离开岗位之后留下什么,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说到河南兰考“除三害”,人们就会想到焦裕禄;提及福建东山治风沙,人们就会怀念谷文昌;看到山东寿光的蔬菜,人们自然忆起王伯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需要广大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如何做到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有人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多宣传各行各业的优秀共产党员,让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2020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在知行统一中学习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让自己的人生出彩升华?请结合材料写出三点想法。
2020-06-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2020年春节,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9场《国学公开课2020----春节特别节目》,节目现场巧用LED大屏,紧扣时代脉络,传递家国情怀,将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诗与远方”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唤醒人们内心的温情与感动。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3 .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苏士澍的格言。他相信笔书写下的汉字有着塑造人格、传承文化的神圣力量,即使是在电子信息时代,书法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仍然不可或缺。他的观点是基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晋代傅玄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但有人质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音杂更刺耳,“身正影子斜”更是常见自然现象。这对我们理解“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给予的启示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②人们往往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氛围在文化影响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这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
①改变了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提供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③便于师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④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校内外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2014年以来,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级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中国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以立法形式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是(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材料二互联网为思政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由教育部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能够完成集体备课、线上答疑、教学观摩展示,还可以提供教学资源检索、资源管理、在线备课、互动教学等服务,仅2018年,教育部就累计培训20万人次。但同时,一批青少年在互联网经济和新媒体冲击下,功利意识凸显。有人认为,互联网减弱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好思政课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有人认为,“互联网减弱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做时代新人,要学好思政课。请围绕如何学好思政课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6-27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5月)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2018年12月18日上午,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100名“改革先锋”。随后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部署开展了“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举办这活动有利于
①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精神动力
②引导社会发展方向,奠定民族立业根基
③展现先锋奋斗足迹,砥砺全民族奋勇前行
④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些年有关“熊孩子”闯祸的新闻常见于报端,对此,家长除了应有必要的惩戒措施,更需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是因为:
①家庭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孩子们应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③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④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只要有空地,就会有广场舞的身影;读书、看戏、听讲座,人们乐于用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这折射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④追求“雅生活”有利于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03-03更新 | 27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名校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