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愈演愈烈,破坏了清朗网络生态,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畸形的“饭圈”,非治不可。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深入清理涉粉丝群体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此行动(     
①有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有助于培育和塑造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
③对提升未成年人的精神境界有根本性作用
④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中国人强调“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却认为,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中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人的认识活动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时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近60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人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追求,谱写了一首人类改天换地的绿色进行曲。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联系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弘扬塞罕坝精神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4 . 中国古语中蕴含着许多文化生活道理。下列与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④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技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成功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出病毒毒株,到及时筛选有效药物、多次更新诊疗方案;从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到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这些攻关之举、防控之策,无不闪耀着科技的“高光”,无不体现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面对疫情,各级科协组织利用数字科技馆等平台,对公众进行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战疫英雄登上“云讲台”,在《开学第一课》上播撒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种子指导大众抗疫;张文宏等知名专家积极发声,引导公众辨明“伪科学”信息、抵制“反科学”行为。

如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的城市车水马龙、工厂机器轰鸣、乡村丰收忙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依靠科学所收获的不易成果,也是尊重科学的有力证明。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科学精神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
2021-11-23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23日是我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其目的是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也引导大家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某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粘贴海报、校园广播、主题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展开了食堂督查、表彰先进等具体行动。通过本次主题系列活动,让师生了解了我国以及人类当今粮食安全的一些知识,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粮食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养成勤俭节约习惯和践行光盘行动。

材料二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回望100年峥嵘岁月,“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红船,不管停靠在哪里,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基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某校开展“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7 .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长津湖》凭借独特的历史叙事、真实而震撼的战斗场面、感人的英雄事迹和演员的精湛表演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材料表明,该电影(     
①成为了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影响了人们的活动方式   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9 .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①家风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②家风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5更新 | 1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诸葛亮《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家训作为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不仅会内化为个人一生的教养与原则,也在社会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作为传统文化的家训(     
①是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②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③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④是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