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2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解决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文化认同难题
B.增强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C.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D.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提供物质保障

2 .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我们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认清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某校学习小组同学搜集相关资料,对“文化自信”进行探究。

【溯本追源】

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从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到位居中国文人所必需素质修养之首的古琴艺术;从中国剪纸到中国针灸;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根基底蕴无比深厚,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守正创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将杭州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融入吉祥物的形象设计,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良渚表达的是“考古中国”,西湖浓缩的是“山水中国”,大运河表现的则是“航运中国”。三者聚合在一起,让杭州亚运会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绝佳舞台,彰显着华夏子孙的文化自信,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1)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世界文化多样性中“中国色彩”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说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3-12-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人类各种文明之间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重要动力。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     
①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文化差异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必修班)
4 .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③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④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必修班)
5 . 2023年7月,作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定点艺术活动,舞剧《大熊猫》在成都连演8场。大熊猫形象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而四川又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文映照着大熊猫精神的内涵,悠久的生命历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呼应。选择在成都上演《大熊猫》这部舞剧有助于(     
①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尊自信
②借助大熊猫形象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锺书先生主张(     
①一切外来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
②文化是世界的,要坚守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③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④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说:“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从中可以感悟到民族精神(     
A.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B.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D.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2023-12-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传统文化的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要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既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又辩证地进行对待,通过博大的胸怀融百家之长,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自觉用优秀文化滋养身心、引领实践、激励创造;要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深化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走自己的道路,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真正的多边主义”已成为习近平外交场合的高频词。习近平指出,多边主义,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一起推动,大家的规则,大家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给整个世界“带节奏”。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

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多边主义的精髓就是尊重多样性。各国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都需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也都需要平等的权利、平等的机会、平等的规则。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
(2)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照搬的中国方案。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10 . 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地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①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古茶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涵养共同的价值观
③旨在肯定中国茶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④得益于古茶林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