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节目嘉宾蒙曼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欢迎并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典籍里的中国》创作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2021-07-22更新 | 32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电影《你好,李焕英》把虚拟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以母爱为切入点,以创新性的叙事策略升华主题,带给观众“笑着流泪”的力量,唤醒现代人心中深藏的亲情牵挂,很好地传递了中国传统价值,受到了广泛好评。这启示我们,文化创作应(       )
①发挥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传统与时尚元素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④创新创作思路,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如何让它们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总书记提出的“激活之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被生动活泼地实践。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参加申报。泉州西街116号“洲紫新筑”,原是一座兼具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政府出资修缮后,变身为“1915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朱熹当年在武夷山中著述时写下的。近年,朱子文化传承日趋活络,一群青年对武夷山五夫镇废弃的烤烟房重新改造,打造成了一片“网红”民宿群,民宿边的万亩荷塘也替代了古老诗句中的半亩方塘。夏日坐在窗前,看荷花亭亭玉立,天光云影徘徊,成了游客与朱子交流的有趣一幕。

在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刷屏无数。该舞蹈运用5G、AR技术,为舞蹈演员秀逸韵致的舞姿“锦上添花”,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成功将大唐盛世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无限可能。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生动实践是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创新意识,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更好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个字以内。
4 .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世界,这得益于其创作、生产机制:以受众需求为驱动力,以受众选择与评价为推介手段,通过观众需求塑造艺术形态,以此形成强大的反应、群聚效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文化产业。材料表明(     
①中国网络文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②网络文学的发展要注意迎合市场需求
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④植根于本国土壤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人类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交流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才使得人类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合作的大家庭。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交流能(       
①促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
②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③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增强其世界性
④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携手共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江苏南通·二模
6 .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舞蹈《唐宫夜宴》在春节成功出圈。它借助唐三彩造型和古画场景,配以《簪花仕女图》、青铜器等国宝文物,综合利用三维、5G和AR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制作出一桌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唐宫夜宴》的成功得益于(       
①将东西方文化完美交融,以时尚之美让传统文化破浪出圈
②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观众文化共鸣,体现文化立魂
③从古老厚重的国宝文物中萃取精华,展现鼎立潮头的文化自信
④将传媒作为活化传统文化资源的主要手段,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26更新 | 2500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0年10月26日,为有效解决网民反映强烈的手机浏览器网络传播乱象,国家网信办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专项集中整治,重点聚焦行业突出问题实施“靶向治疗”,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这样做有利于(     
①净化网络环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②激活网络文化市场活力,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统一价值取向,丰富文化传播方式
④引导公众明辨是非,培育网络文明新风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19更新 | 5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山东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率先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在企业中,“诚信红黑榜”与银行征信挂钩,仁义、诚信、创新、和合、规矩、担当的新儒商精神吸引了全球合作伙伴纷至沓来。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以文化人,用传统美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弘扬传统美德,促进人们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③立德树人,从制度层面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④增强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促进齐鲁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17更新 | 72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B)

9 .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引导人们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二   2020年7月,湖南一女生以文科全省第四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起人们热议。

有人认为∶考古是个冷门专业,研究考古没"钱"途;也有人认为∶选最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比选最赚钱的专业重要。考古界的人则争相表达着对她的支持,多家博物馆更是直接给她寄出了礼物。某教育专家指出,这一代考生从小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性较强,视野开阔,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心有所爱的青年,定能走上成才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考古工作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评析湖南女生填报考古专业引发的争议。
(3)结合材料,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0 . 岩画,即用金石或颜料在岩石上磨刻、涂画的图像,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崖壁和岩石上,分布着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代岩画。目前,地方文博部门已经开展对岩画的整理与保护工作。加强对岩画的整理与保护是基于(       
①岩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岩画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③岩画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能透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④岩画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印记,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