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通过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感受世界历史
2018-05-13更新 | 255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2 . 自2018年1月起,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现身英国课堂。近年来,中华文化教材输出、孔子学院以及诸多高校海外分校的建立,无不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他国了解和熟悉中国文明,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为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理解与尊重打下基础。这
A.彰显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B.反映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C.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D.表明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 . 近年来,某市开展互联网+家规家训家风家文化公益讲座,市民通过互联网分享优秀的家规、家训、家风、家文化,营造出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居(社区)的良好氛围。该市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
紧扣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培育核心价值观    
以家庭美德为重点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以家文化为基础工程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借助大众传媒传递和共享了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4 . 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被西方国家所推崇。目前,已有40多座苏州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漂洋过海传播中国魅力。“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等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布局精巧韵味独特,亭台楼榭绿树掩映,处处透出大自然的情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全钢结构,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中国工匠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两者相得益彰,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显,为推动互联网迈向全球性共治时代,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共同体,中国不仅在说,更在努力去做;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在网络空间创造更多利益汇合点和合作新亮点,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战略对接,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热情欢迎各国企业和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愿意各国深化合作,通过发展跨国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性数字经济发展。
材料二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平台,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人类文明多样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与创新中的作用。
(3)结合材料,就如何利用互联网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6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也门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到陕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对比,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
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发展中华文化的意义。
7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驱动”成为新的全球大趋势。
材料一:2015年以来,某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筛选了上万件古文化遗址保护的做法,选择最优方案成功地保护了该地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该地成功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本地文化遗产制作成3D宣传片,用现代科技讲述遗产的“故事”,同时也将本地文化遗产展现给世界,既提升了本地文化的知名度,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材料二:2015年以来,民生银行颠覆传统业务模式,基于移动云平台相继研发投产了“蒲公英”、“啄木鸟”、“猫头鹰”三大数据产品,率先迈出了大数据“移动化”的重要一步。随着三大数据产品部署在移动端,民生银行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与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结果,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还实现与全行各层级员工的零距离接触,优化了银行内部各项业务关系,逐步形成了高效率、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对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民生银行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的。
(3)请你就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限定15字以内)。
12-13高二上·安徽淮北·阶段练习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2016-11-26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崇仁第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9 . 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甸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14-15高二上·浙江台州·阶段练习
10 . 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18世纪,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甚至号召西欧向中国学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而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末期,经济、政治日趋落后,“西学东渐”形成热潮,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系统地把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等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热”和“西学东渐”文化现象。
2016-11-26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