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

当我们在一幅画前驻足、当我们在一支旋律中沉思、当我们越过语言的藩篱在一部小说里与遥远的灵魂相遇,那时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来自哪片土地、说着哪一种语言,都不再是彼此理解的障碍。那一刻,我们确知,人类的观念、情感可以越过地域、民族、文化的区隔而彼此相连。这种交流将推动人类在疾速变幻、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领会人类共同的命运,领会中国的道路、方案和智慧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选择。

文艺是“世界的名片”,其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近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流浪地球》《三体人》《人世间》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扬帆出海、破圈传播,它以艺术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向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交流。

(1)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华优秀文艺作品扬帆出海的积极意义。
2024-04-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该剧用“文物拟人”的方式,巧妙讲述了关于文化、历史和责任的故事,独特的立意、用心的制作和深厚的文化情怀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由此可见,该剧火爆“出圈”的原因在于(     
①融通中外文化,以文化交融赋予文物更新的时代内涵
②创新表现方式,将民族深沉而隐秘的情感表达出来
③赓续红色血脉,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④激发情感共鸣,唤醒我们最深沉的文化自觉的基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华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拥有“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侨批档案一海外华侨银信”2项涉侨世界遗产,省内已知侨批档案数量达34万多件,华侨专题博物馆20家、涉侨藏品约26万件/套,侨乡历史建筑195处。但是,在保护管理方面,广东没有把华侨文物单列出来,多数华侨文物归于近现代文物一类。为此,广东省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赴省内多地实地调研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建议:实施分类管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先重点开发一批华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先进典型;进行科学分类,对华侨历史文物和侨批档案的开发难度、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展开系统评估,以此为基础制定“应保尽保”“重点开发”等分级保护体系。

材料二   我国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众多,分布较广。目前,全球有2万多个侨团,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东盟。这些侨团一般都会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当地举办春节大巡游、元宵灯会等活动,吸引当地民众共庆“中国新年”和中国节日。一些侨团还积极传承并创新岭南文化,如由马来西亚华人创新发展的“高桩舞狮”和“二十四节令鼓”,已被列入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该调查报告所提建议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海外侨团开展上述活动的意义。
4 . 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中国角”,同学们在沏茶和品鉴中体验中国茶道。这一小小“中国角”,已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创办者在代表师生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时引用《礼记》中“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表达了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上述材料表明(       
①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国家民众交流的桥梁
②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价值
③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④青花瓷杯和茉莉花茶蕴含的茶道文化获得各国的认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 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该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建筑、雕塑、玻璃、金属、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的主旨的是(     
①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②推动博采众长,描绘中外文明互动图景
③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④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围绕中国传统印文化这“诚信”品德的重要载体,为搭建全国印信文化交流平台,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学术指导单位,由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联合四家中国篆刻机构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于2023年3月20日至3月31日在孔子博物馆举办。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的举办有利于(       
①挖掘印信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
②促进印信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国际交流
③涵养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的精神追求
④助推印信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活动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天坛和巴黎圣母院为灵感,建造“童话王国”景观群,用一座代表友谊的桥梁将两个区域的冰建景观连接在一起,把法国建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哈尔滨冰雪文化融为一体,向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隆重献礼。该活动(     
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彰显中法文化不同魅力
②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为扩大人文交流提供契机
③发挥中法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推动中法关系稳定发展
④基于中法广泛而共同的根本利益,推动夯实两国的民心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佾(yì)舞源于周朝礼乐,成于祭孔乐舞,是集诗、礼、乐于一体的国礼舞蹈,蕴含着中正和谐、伦常有序的儒家精神,可以让人谦和有礼。佾舞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F市积极推广佾舞进校园活动,组织佾舞古诗词吟唱活动,举办佾舞文化讲座、弱冠佾生行成人礼活动,还在各地开展佾舞展演活动,让古老的佾舞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启示我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             
A.立足社会实践,丰富文化表现形式
B.融通不同资源,进行文化综合创新
C.顺应时代要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D.坚持博采众长,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在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土、实验性陶瓷作品“霜翎”获得最高奖。作品尝试用当代表达表现传统青花艺术,采用传统青花工艺和手绘青花为元素,运用木雕榫卯技法进行主干拼接,将陶瓷材料与木质材料结合,并以微观植物的形式装置呈现,展现了陶瓷的温度与张力,形成了新的形式美感,是传承也是创新。

(1)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霜翎》作品的独特之处。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设计一份推广方案。要求:拟一个具体方案,包括目标、实施策略,字数在200字以内。
10 . 春节(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①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促进世界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②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互相尊重、理解
③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平性和统一性
④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