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龙雪山下的一个纳西族村落里,袅袅炊烟绵延了1000年。如今,这座古老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玉湖村由于海拔高、土地贫瘠,曾是丽江坝区最贫困的村子之一。

“为改变发展方式,村里强化古宅古建、古树名木、乡土文化保护。”玉湖村党总支书记和旺盛说,村里制定了居民建房管理办法、民居修筑修缮控制规定,让一屋一墙、一路一水与古村风貌相一致。各级政府投入4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后,村里开了20多家民宿客栈、11家农家乐,90%以上的村民吃上 “旅游饭”。改良纳西菜、增设民俗体验、民族歌舞表演……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千年古村。

村还成立了纳西民俗文化研究所,未来还将打造十大非遗院落,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传统手工艺、乡村音乐等元素使得文化“活”起来,古村“火”起来。玉湖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玉湖村是如何实现文化“活”起来,古村“火"起来的。
2023-05-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求“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的原因在于(     
①博物馆文化品类众多,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塑造人生,文化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博物馆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1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巴黎圣母院失火,800年古籍被毁。上网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六七十条资讯扑面而来。“多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全世界在哭泣”“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愤”‘文明不能承受之殇无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由此可见(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4 . 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②具有传承性,既一脉相承,其内涵又因时而变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       
A.保护古琴→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C.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D.保护古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
6 .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该遗址发现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产品。而20世纪40年代“莫维斯线”假说,认为在旧石器时代,该线以西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阿舍利手斧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位于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材料表明,考古工作有利于(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丰富和深化国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知
②展示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强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③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④证实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2022年4月,为更好推动汉字规范使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下列对规范使用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之举
②因为汉字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维护文化根脉培养文化认同的题中之义
④因为汉字已成为传承世界文明的重要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7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其主要构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湖南广西相关部门加大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做好古道文化游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这有利于(     
①发挥自然遗产优势,促进湘桂文化交融
②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1更新 | 462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9 . 上山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2021年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上山彩陶(   
①承载着一段中华文明发展史
②是凝固的艺术的重要标志
③是浙江上山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见证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与意大利并列第一。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决定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③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实现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