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为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全面部署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保护革命文物是基于(  )
①革命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继承的过程由发展
③革命文物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④保护革命文物能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15高二上·吉林·期末
2 . 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       )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2-27更新 | 4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2003年至今,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土山汉墓经历了封土发掘、整体保护规划、重点工程建设、室内发掘的漫长历程。考古工作也从室外考古转为室内考古,从单纯田野考古发掘转变为发掘与保护同步、修复与展示并重。2020年,土山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对于研究当时的文书传递、职官制度、疆域变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历经50余年的土山汉墓考古,是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念转变的缩影,凝聚着三代考古人和博物馆人的梦想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考古工作的意义。
(2)考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考古队伍建设请就“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4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坑”,500余件重要文物惊艳出土。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与黄河流域一致;首次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加深了对成都平原与中原、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区文化的历史关系认知;半张金面具及来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贝见证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       
①折射出数千年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②表明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③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重要实物例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1000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代表、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十九大记者会上表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文物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材料二   南平历史悠久,是闽江源头、“双世遗”武夷山所在之地、朱熹宋慈故里、山水生态之城等,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前,闽北传统村落保护的形势严峻,部分文化遗产处境濒危。为此,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闽北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加强闽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扶持力度。议案指出,闽北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经典理论和精湛的建造技艺,集中展现了闽北特色风情,体现了闽北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闽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理由。
2021-07-23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2020年12月,我国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蕴含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③它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④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0年12月17日,伴随着我国“太极拳”的申遗成功,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位居世界第一。在十二载的太极拳申遗历程中,一辈又一辈太极传承者积极努力、倾尽心血,使得历时近四百年传承的太极拳终于登上了更广阔的人类舞台。我国积极申遗,是基于文化遗产(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
③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全部记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我国的长城等41处景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长城等文化遗产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表明(     
A.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B.我们既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长城等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D.长城等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021-05-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9 . 太极拳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申遗成功(     
①是因为太极拳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有利于保护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本民族文化认同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为核心思想,集颐养心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已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世界各地爱好武术人士的推崇。2020年12月17日,我国太极拳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表明(       
①太极拳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太极拳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对接
③其列入名录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其列入名录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