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实现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这表明(     
①中国书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创造艺术并享受艺术
③中国书法可以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性情志趣
④中国书法能表达书写者的生活感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期间,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
②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
③立足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途径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1年,重大考古成果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关心关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对外发布18项重要成果,其中有关三星堆遗址话题阅读量超70亿次、汉文帝霸陵话题阅读量超11亿次。国家文物局公布重大考古成果意在(     
①展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
②拉近考古与大众的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③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丰富历史文化的内涵
④创新文物保护开发方式,建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背,荣华富贵”。黎侯虎是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传统手工艺品,其造型生动、威风凛凛,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等文化内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地,黎侯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大众喜爱。材料表明(     
①黎侯虎手工艺品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因时而变,其基本内涵得到丰富
③黎侯虎文化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于5月14日公布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各地要将文化遗产日活动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努力使文化遗产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11-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文化措施文化道理
①我国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长城等遗产数字化工作。
②天津市开展“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保护和传承以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古代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推动中华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向深入。

④上海市在中小学幼儿园倡导“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古典诗文进入了各区县中小学的课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论述文化措施所对应的文化道理。
7 .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会通报它三星堆新发现6座器物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刷新了学界对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的认知。通过考古发掘(     
①利于理清遗址和文物背后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②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原貌,增进人类文化认同
③可以最大程度地解读、传承中华文化
④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培养中华文化归属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1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网友通过拆“考古盲盒”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与喜悦,游客购买惟妙惟肖的“文物雪糕”拍照留念……近年来,一款款别出心裁的文创产品不仅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更培养着年轻人对考古文博领域的兴趣。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融合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主要途径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
③文化遗存能够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实现对接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时隔35年,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这次发掘不仅应用了大量“黑科技”,而且还形成了多学科合作开放平台。随着一件件文物的亮相,这座神秘莫测的文化艺术殿堂,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无穷的魅力。此次考古发掘(       )
①丰富了历史文化滋养,激发我们强烈的民族自感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③发挥了科技协作优势,引领了世界考古发掘的进程
④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结。牛经常出现在一些画作和诗词中。唐朝韩滉创作的《五牛图》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缩影,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流落海外,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得以重归故土,并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77年,《五牛图》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如今,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对《五牛图》进行了立体化呈现,穿上铜雕外衣的五头牛走下画卷,走出深宫,作为国礼走向世界,将“五福临门”的好兆头带给千家万户。


“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加以分析。
2021-10-15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