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2 道试题
1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8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中段考政治试题
3 .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山西特色的传统面塑、剪纸、推光漆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海外赢得大批“粉丝”。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真人版《清明上河图》的环节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评价:创意十足,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科技感十足,展示了祖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递给世界人民一个现代中国的奋进形象;传统文化气息十足,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与源泉                    ②科学技术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③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④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9-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逐步得到控制,用于应对此次疫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也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泰国、伊朗、津巴布韦等数十个国家,中医中药为当地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古老的中医药文化通过创新走向世界,为全球卫生事业贡献中国智慧。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不同国家的电影往往各具特色,有人这样形容各国电影: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等等。由此可知(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大于共性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13高三·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名校
7 . 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9-14更新 | 35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8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都有中华文明的踪影。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棱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88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文科普通班期中考试政治卷
9 . 下图为北京“中国园”的一组石凳,上刻英文方块字书法,内容为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你要为此写一篇简介,下列主题合适的有(     

①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承袭传统思想
②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之美
③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
④观外来风,在借鉴中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从《功夫熊猫》三部曲的浓浓中国风,到《神奇动物2》发布“福禄寿”海报,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突出。好莱坞电影刮起“中国风”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中华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认同
C.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