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1 .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采用“传统展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汇集亚洲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共451件组文物,展示亚洲历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征,彰显亚洲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互鉴的轨迹,反映地缘相近、民心相通、和平相处的亚洲文化。由材料可知(  )
①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④科学技术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5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课课练(统编2019必修4):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2 . 近期,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剧《琅琊榜》不仅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电视台热播,而且登陆亚洲、非洲、北美等地的电视剧网站,受到亿万外国观众的热捧。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1-08更新 | 1489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3 . 2022年是中国与马耳他建交50周年。2010年,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在中国支持下创立“中国角”,“中国角”主题内容宏阔,活动具体而微,涉及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对于加强中马文化理解,增进人文交流、人民友谊和世代友好具有积极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推进文化交融是让世界更美丽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中华文化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高三下·辽宁丹东·开学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刷新了由其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勿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绿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人民日报的评论文指出:李子柒录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我们的启示。
2021-05-29更新 | 43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1-22高三上·贵州·开学考试
5 . 2021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法联合举办“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线上交流研讨会,会议启动中法“数字藏经洞”项目,共同探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发展的新方向,让更多人能通过数字窗口欣赏敦煌文物,感受敦煌文化之美。这一项目的启动(     
①成为中法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使中华文化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③有利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使文化传播能够突破时空局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湖潮乡各村寨,总能发现既有汉族也有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的情况。在同一个村寨往往既有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风俗,又保留了几百年前从中原地区带来的生活习惯。几百年来,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团结一心,在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湖潮乡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这说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②各民族之间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推进人类文化交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1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7 .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设立“文化新引擎”“创意新生活”两大主题展区,吸引了900余家企业参与线上线下展览,亮相诸多创新产品和应用,以沉浸式观展体验让观众饱览文旅新热点。材料说明(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
③应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开放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1-28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8 . 2022年10月6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第九批),中国江苏省兴化垛田、四川省通济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项。中国古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既是本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能集中展示中华文化,为世界提供灌溉经验
③表明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
④能展现中国历史成就,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22高二上·山东聊城·期末
9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了如下资料:佛教东传、“伊儒会通”、“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B.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原因探究
C.文化交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D.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2022-01-19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作业设计
10 . 春节文化已走出东亚地区,走进更多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在法国,大型零售商家乐福集团举行迎新春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            ④中华文化得到其他国家认同和尊重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1-12-04更新 | 388次组卷 | 10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3)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