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话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中学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主体。请设计两条讲好中国故事的校园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清晰、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纵观人类历史,因文明冲突而导致的战争屡见不鲜。“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全球政治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上个世纪末的断言,至今仍被人提起。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文明傲慢等言行不时发生,导致世界随时面临冲突的风险。“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守住人类良知的底线。”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阐述的文明观,指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和谐共生之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破解文明冲突这一时代难题的合理性。
(2)习近平的文明观饱含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形成的文化自觉与思想智慧,请列举两个与习近平的文明观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2019-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诊断政治试题
19-20高二上·福建·阶段练习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我国拍摄的一部动画电影,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故事该部动画电影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连续17天单日票房破亿。连续21天成为单日票房冠军。《哪吒之魔重降世》登陆澳大利亚后,观众被充满神奇色彩的东方神话题材所吸引,哪吒对爱的渴望和对认可的向往引发他们的共鸣,上映首日引爆当地票房,创澳大利亚近10年华语电影最高票房纪录!不到24小时,影院售票情况火爆,黄金场已陆续售空,上座率也异常高。随着《哪吒》的火热,澳洲的各大影院也加大了排片力度。当地的单人票价达到21.5美元(约152元人民币)。


(1)结合材料,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我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电影在国外受到欢迎的原因。
(2)请你为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撰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在20字以内。
2019-11-17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超级全能生”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然而,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冲突论”却沉渣泛起,甚嚣尘上,这种基于种族主义和文明优越感,无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潮流,以“文明冲突”定性国际竞争的霸权主义思维和逻辑,令国际社会惊诧。遍览人类文明成果:建筑、节日、文艺、科技、思想、医药、语言、风俗、影视……等无一不是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保持着吸收人类文明优质营养的胸襟。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唐使“西游”天竺、再到郑和七下西洋,传播的都是和平与文明,中华文明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作为五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以其文明发展的史实雄辩的证明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对“文明冲突”的错误言论加以驳斥。
(2)请列举两条当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典型案例。
2019-10-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两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会昌中学、宁师中学)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然而,与在国内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图景相比,很多国产影片都遭遇了国内票房火爆、海外市场遇冷的尴尬局面。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国产电影要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保持高水平的艺术水准,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对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各种现实社会题材资源给予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注意研究国际受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心理,既注意到差异性,更注意到共同性,引导和培养观众的中国式审美,寻找与世界观众审美的契合点。这就要求中国电影人在创作中秉持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运用正确的国际文化传播策略,塑造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和国际性的中国新形象。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坚持国际经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请就国产电影如何拓展海外市场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9-10-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9月)政治试题
6 .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热议的话题。截至3月5日,该片票房己超过45亿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多。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涛浪地球》上映至今,凭借好口碑,吸引了大批观众观影,不仅是国内,《流浪地球》在海外的成绩表现同样不俗。在这部电影里,人们不仅能体会到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人类渺小的感叹,人与人之间那些难以割舍的情感,还能看到不同于以往外国大片中几个超级英雄拯救全世界的中国声音。一位美国观众评价到:“在《流浪地球》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当我看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那些以前在美国的电影院中并未被充分代表的文化-联合在一起去拯救全世界。这样的情节从一个美国观众的角度是新鲜的。”不久前,《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国内电影制作大量存在追求速度、追求流量影星的投资理念,不注重内容打磨和特效制作。路漫漫其修远兮。电影里“流浪地球”计划经历了400年筹备,2500年航行,100代人参与其中……这是中国人熟知的“愚公移山”故事,它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目标若是星辰大海,功成岂是一代人。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流浪地球》海外热映的原因及其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中国电影人应如何去实现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
(3)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请以此为题召开主题班会,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19-04-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1-30更新 | 4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中国青岛召开。

材料一从一开始成员国合作以解决边界和安全问题为主题到当前在反恐、军事、情报共事、能源、贸易和投资、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合作方式不断翻新,合作深度不断加大。上合组织从六国合作到八国携手,走过了17年栉风沐雨的不平凡的历程,现已成为人口占世界近一半、面积超过欧亚大陆60%、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全球20%以上的综合性区域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材料二山东是中国“孔孟之乡”。如今,这片儒家文化发祥地回荡着中华文化与“上海精神”的共鸣。儒家所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衰共济,四海一家”的“和合”理念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天下为公”是大国胸怀,在万众瞩目的国际舞台上,这种胸怀给世界带来新时代的信心与力量。“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行为方式。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文化为什么能与“上海精神”共鸣?
(3)就如何弘扬“上海精神”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提出三点建议。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10 .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征程,也赋予主场外交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主场外交亮点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于2017年接任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会晤轮值主席国,并于2017年9月在福建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就国际和平、世界金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这些影响全球方方面面的议题进行讨论。金砖国家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原则,加强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拓展“朋友圈”,谋求共同发展。
材料二 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外文艺晚会以“扬帆未来”为主题,在厦门闽南大戏院拉开帷幕,晚会分为“《海风》《海天》《海韵》《海湖》《海梦》”五个篇章,融合了闽南特色民俗文化。晚会以中国古典文化形式与西方交响乐和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出“共同开启新的‘金色十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的愿望。整台晚会具有鲜明的金砖主题和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既有浓浓的“中国范”又充满闽南风情;同时又将许多国际化的表达和中国元素有机统一,凸显了国家品质,闽南特色、厦门风情,为与会嘉宾奉献了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1)结合材料一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说明在金砖会议期间举办这样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的重要意义。       
(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是福建历史上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大型会议。请你结合会晤的议题拟两条宣传标语。
2018-03-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2月月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