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中日韩三国携手打造国际城市新名片,创建了重要国际区域文化合作品牌——“东亚文化之都”;2022年,已有近30座城市获此殊荣,深化了三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遇。

“东亚文化之都”强调发展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的共同文化与相似文化,东亚区域文化共识不断增强,有利于增进区域民众之间的文化交融,提高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各国之间在数百年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了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东亚文化之都“各城市之间在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较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如东亚的儒家文化、汉字文化、端午文化、中秋文化等,合理利用并充分发展这些共同的文化,有利于巩固与推动多边文旅合作,形成区域同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为此,“东亚文化之都”以“亚洲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为宗旨,强调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存共融。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东亚文化之都”强调各种文化共存共融的合理性。
2022-10-2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近些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喜欢中国、中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也因此选择来到中国生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代中国人以宽广的胸怀迎接外来的各国人士,以及他们带进来的外来文化、外来观念等,当一种文化在和另一种陌生的文化遭遇时,就会出现碰撞所形成的张力,迸发出火花,而这样的多元文化激荡与交流,目前正在中国这个古老的神州大舞台上演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热情欢迎各国文化交流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项目。该申报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多元社群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水陆交通网络,完整地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充分展现出农业文明与海洋商业文明间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观交流,见证了积淀并传承至今的多元共荣海洋商业传统。

材料二   1926年,厦门大学的张星椋等人因古籍中记载的“刺榈港”,寻踪至泉州,播下考古火种。一代考古人本着“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接力传承,不断找寻历史遗迹的“踪影”,不断攻克水下考古、打捞保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不断丰富着泉州历史厚度,印证着一千多年前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景象所言非虚。特别是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协调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多家国家级考古队“下沉”泉州,考古专家在泉州附近挨个、重点和反复的考察,先后整理发现发布了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冶铁遗址等6处考古遗址,为申遗成功提供了重量级实证,也从学术层面展示了一个千年古城的文明、韵味与风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泉州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我国考古人对泉州申遗成功的奉献。
(3)请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为主题撰写两条公益宣传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2022-03-08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文综政治试题(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 1994 年“北斗ー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已实现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 7000 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已出口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 120 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北斗系列正在为全球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逐梦北斗“星路”中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2)中华文化丰富多彩,请介绍两个展现我国优秀文化的例子,以此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故事。该电影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受到观众的喜爱与支持。

《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陆澳大利亚后,观众被充满神奇色彩的东方神话题材所吸引,哪吒对爱的渴望和对认可的向往引发他们的共鸣,上映首日引爆当地票房,创澳大利亚近10年华语电影开画最高票房纪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我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电影在国外受到欢迎的原因。

6 . 金剪飞舞,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幻化成飞禽走兽;以糖为笔,一气呵成,还没回过神来,可吃可玩的糖画摆到了你面前;简简单单的六根小木头,就可组成一个孔明锁……如今,某些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底气不足甚至不屑一顾,但它们却走出国门,在世界面前大放异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由此可见,民俗,于我们,是一种传承、一种自信;于世人,是一扇窗口、一个视角。“民俗,于我们,是一种传承、一种自信;于世人,是一扇窗口、一个视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23-05-17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出名的李子柒被《中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李子柒不仅在中国走红,在国外也强势“圈粉”。

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的视频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勤劳聪慧的欣赏、对手工技艺的好奇、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李子柒及其团队积极运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发布的短视频生动直观、新颖易懂。看了李子柒的视频,许多外国人心生向往、发出赞叹。李子柒向世界打开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她这种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是对外文化传播中值得研究的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释李子柒的短视频能够在国外强势“圈粉”的原因。

8 . 近年来,“国潮”(中国+潮流)悄然兴起,“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国潮思维渗透到中国电影的创作传播场域中,为中国电影创作理念和传播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在“国潮”中,“潮”要变,“国”要稳。我们不能让“国潮”成为一阵风式的潮流,昙花一现,而是要让它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积极文化。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电影创作渗透国潮思维的依据。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不让“国潮”成为一阵风式的潮流。

9 .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品,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往往能将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文化精神凝练其中。

2021年2月,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央视频道打造直播节目《大话春节》。节目围绕“上海东西”“成都好“耍””“火树银花不夜长安”“一脉珠江水几重年味浓”“一眼千年”“饕餮盛宴”“新杭州的新年味穿越千年”“冰雪春节美丽“冻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苏州划水”“元宵诗会”等城市主题,贯穿十余座城市,在行走和体验中探寻中国春节之美,发现城市之间的过年方式和习俗差异,探索中国佳节背后深厚的情感背景。

为更好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的“欢乐春节”之“大话春节”大型融媒体活动在全网上线。作为首届线上“欢乐春节”,《大话春节》深入提炼、展示中国春节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共建起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友谊桥梁。


(1)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打造《大话春节》直播节目、“大话春节”全网上线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出中国春节文化活动的价值。
(3)请就如何探寻中国春节之美提两建议。
2022-03-0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