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近期又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新发现的是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如图)


三星堆的新发现在考古界引起强烈震动,一经发布立刻登上网络热搜,引起广泛讨论。

中国网友评论:“5000年文明一脉相承,延续至今,人类唯一。时间会告诉我们结局。中华文明不可或缺。”

美国网友在Reddit上表示:“我总感觉三星堆和中美洲出土的遗物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人类之间的交流是否从未停止过?”

日本网友在ANN的报道下评论:“它们很漂亮!非常迷人!就像一扇通向古老过去的窗户!中国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和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如何看待三星堆新发掘文物引发中外网友热议的现象。
2021-10-20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政治试题(一)

2 .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此次申遗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
2021-01-26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别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从汉魏洛阳故城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莫高窟,从二十四节气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从古琴艺术到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它们与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众多历史名城(街区、村镇),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组成高大上、锦延万里的黄河文化遗产巍巍方阵。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4 . 二、非选择题。

16.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于12月1-4日在广州召开。下面是关于本届会议的一些资料卡。

资料卡一   在广州,可以读懂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可以读懂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可以读懂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可以见证中国之治的丰项成果。在这里,人们可以感触到大变局中的中国脉搏,也能读懂当下中国的自信。
资村卡二   本届会议围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向国际社会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帮助国际社会更好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资料卡三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只有读懂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地,深入地,读懂地,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围绕“让世界读懂中国”这个主题为本次大会撰写一篇宣传稿。
2022-01-24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水滴”形状,包含了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自然符号,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说明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设计的文化寓意。
(2)有人说:“各国生物保护现状千差万别而又存在利益纷争,地球命运共同体理念难以成为全球共识。”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比利时时曾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洲主张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结合材料,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角度分析“茶”与“酒”可以兼容的合理性。
2021-12-16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习近平在山西大同的第三个考察点是城西武州(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距今已近1600年。这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大同)之后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圣地,历时近70年完成。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石窟按照石窟形制、造像内容、样式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习近平仔细察看雕塑、壁画,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石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这句话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指出,坚持互学互鉴,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今年,中方举办了女性创新大赛,为疫情下的金砖合作增添了一抹亮彩。中方倡议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为五国职业院校和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接下来,中方还将举行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和人文交流论坛,开设五国媒体线上培训班。明年年初,中国将主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期待金砖国家等世界各国运动健儿同台竞技、取得佳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说明我国倡议金砖国家“坚持互学互鉴,加强人文交流合作”的原因。
2022-05-0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2)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1-09-0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