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申明:“在人类的历史上,对他人习俗和生活方式的互不了解是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猜疑和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都有其文化层面的因素。因此,为了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必要开展公开的跨文化对话。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社会、智力、情感、道德以及精神等方面,文化多样性都是发展的主要动力。文化还影响着我们和自然环境的关系。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重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亲自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华文明不断与世界其他文明在交流对话中展现和合之美,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有关的知识,说明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2022-12-15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此次申遗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

材料二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遗产传播的质感和温度。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重视;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借助现代欻字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说明如何更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扬州木偶戏,又称为傀戏、“窟儡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扬州的木偶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已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杖头木偶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在全国乃至国际木偶界独树一帜。扬州市高度重视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木偶戏的表演样式不断改进,多景区空间调度和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木偶艺术还走进校园,演员们手把手地传授木偶技艺“静举”“撵手”等,让孩子们感受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请说明扬州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2023-11-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志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之一,承载着国家形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素。

近年来我国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战狼2》《芳华》《无问西东》《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在国内接连成为“爆款”,但是在欧美及周边国家,中国电影却屡遭冷落。欧美受访民众普遍认为,中国电影创作者对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使国外受众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有些中国影片主题表达过于直露,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

中国电影”走出去”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实现与海外市场的对接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国内部分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电影不应该急于求成,盲目模仿,而应该练好内功,要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华文化的优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体验中国魅力,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走进去”提出合理化建议。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21日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坚持“丝路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参与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6个,其中,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舞台艺术表演,总演出场次达到98场,参演的大部分剧目涵盖门类广,有戏曲、芭蕾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民乐等。题材丰富,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有红色题材等。在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惠民巡演四大板块的基础上,举办2019年国际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2019国际现代艺术周、2019国际儿童戏剧周、2019国际创意动漫周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省优秀剧(节)目展演等5项专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艺术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

6 . 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豫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请为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提两条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2020年我国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我国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劳动、艰苦奋斗,改变贫穷命运,共建美好家园;帮助贫困地区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方面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对接市场需求,发展致富产业,加强对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在甘肃省贫困县,人们利用当地的特色佳肴牛肉拉面助力脱贫;在贵州省铜仁市,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旅游业,促使当地农民增收;在山西省北山晕村,古村小镇打起“影视基地+旅游”牌,乡亲们纷纷凭借“群众演员”一职寻求额外收入。

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极大丰富了人类反贫困理论,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中国脱贫经验和脱贫故事开始走向世界。要把中国脱贫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要求讲清楚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民族文化、历史使命,阐释好当代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让世界读懂中国脱贫奇迹的“密码”;要求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采用国际化叙事方式,尊重不同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寻找中外文化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让中国声音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传播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让当代中国更具魅力。


(1)“开发式扶贫道路发挥了意识对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把中国脱贫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
(3)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坚持物质脱贫,也要坚持文化脱贫。请你为解决偏远农村文化贫困问题提两条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从上世纪70年代“三年修复工程”解决了云冈石窟稳定性问题,到109国道改线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再到近年来不间断的防水工程,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迈开云冈石窟走向世界的步伐。2019年,历时7年共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完成,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堪称中华佛教艺术发展的里程碑。为加强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与国际交流,云冈石窟研究院将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合,召开云冈佛像修复技术论坛。在国内外举办“云冈艺术大展”,使云冈艺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云冈人是如何保护石窟艺术的。
2021-03-27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深州长江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制作胭脂口红……一个叫李子柒的姑娘,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排成视频上传网络平台,引发国内外网友关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是李子柒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地落地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诸多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简析李子柒短视频所展示的中华文化魅力。
2023-03-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