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考古成果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所有的考古学成就都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国的考古学本身就有着深深的文化交流印记,中国的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考古学走向世界,也必然能够为缤纷多彩的世界文明书写靓丽的一笔,也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更深沉持久的动力。


考古成果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 2020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 3 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通过研讨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共同探索当今时代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径,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治理方式的交流互鉴,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两条建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们对疾病的很多方面,包括发病机制等都不清楚。为加强对病例的早期发现、治疗,提高救治能力,国家卫健委迅速组织专家开展研究,于2020年1月16日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科研的深入,诊疗方案不断更新。3月4日发布的第七版诊疗方案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诊疗方案,对疾病的临床表现、病例定义不断细化,对诊断流程不断优化和简化,使病例的临床管理更加科学。

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得到了广泛而及时的应用。诊疗方案第三版中提出湿邪郁肺等4个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到第七版增加至10个。各地在救治工作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截至3月3日,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中医药治疗病例达到92.58%。其中,武汉市隔离点服用中药比例为96%,方舱医院累计服用中药人数占比达到99.9%。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疫情防控战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但在西方部分国家仍然禁止中成药。有些人认为,不同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冲突。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0-11-15更新 | 406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政治试题(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

4 .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品,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尽管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据统计,16至20世纪《牛津英语词典》共收录汉语借词245个,像Confucian(儒家)、longan(龙眼)、kungfu(功夫)等早已为人所熟知,而未进入词典的汉语借词更达千余个,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思想哲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引起全世界关注。像人民币“renminbi”、太空人“taikonaut”、高铁“gaotie”等逐步被外媒接纳和使用,成为中国时代变迁的见证,展示出一个经济发展、科技崛起、文明进步的中国。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词新语,有的直接以音译的形式借入英语,比如,两会“lianghui”、普通话“putonghua”、土豪“tuhao”、大妈“dama”、给力“geilivable”等无一不是书写着一个真实的、进步的、多彩的现代中国。


(1)汉语“出口”,出口的是语言,更是中国走出去的“正名”通道。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英语语系接纳和使用汉语词汇的原因。
2020-11-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考评政治试题(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吃秀、抖音等等的发展,捧红了一大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李子柒每条视频巨量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在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不论是劳动成果还是视频作品,李子柒都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神。正如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7 . 体育是一种世界语言,是全球通用的表达方式,它逾越了语言障碍,超越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搭建起了跨越民族、宗教、信仰、习俗甚至种族的桥梁,不断塑造着共同的体育精神。在X市某中学的体育课上,某体育老师播放了一段2020年世界跳水锦标赛的视频,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场比赛公平吗?学生们就此议论纷纷:

学生A:不公平。跳水运动是艺术与体育的结合,裁判打分的主观性很强。

学生B:很公平。裁判打分有客观标准和统一规则,按规则打分就是公平。

面对同学们的争论,体育老师作了总结:体育竞赛的公平总是相对的。任何比赛都受到裁判、场地、器材、技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解释“体育是一种世界语言”。
(2)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就竞赛公平的相对性问题展开分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10日,在对希腊进行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希腊报纸发表《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一文。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者学派”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公元前4嘴纪,古希腊人给遥远的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o16世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传入中国,成为中西科学交流的先导。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希腊中国友好协会60年如一日坚持“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工作到老”,中国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中希两国会继续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共同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希两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都是相知的,更是相亲的”观点,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有一种传递叫中国精神。据统计,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对外援助。并在援助物资上都印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等美好寄语,堪称“世界诗词大会”。文字的背后包含了中国人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深厚情谊,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的运用为何会使世界人民感受到捐赠品更有温度。
2020-10-1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也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如网友评论:有道义的中国物资,有意蕴的中国话,都和中国人的心意一起送给需要帮助的外国友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的运用为何会使世界人民感受到捐赠品更有温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