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模式,国家文物局与百度公司共同启动“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网络传播矩阵,加深公众对中华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以著名的兵马俑为例,只要用百度APP对它拍个照,图像识别、AR技术就能让兵马俑“活”起米,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材料二   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做得更好?在“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论坛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博物馆收藏,展示不能局限于本国家和民族,而应该有世界的眼光,让观众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世界不同的多元文明。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守住人类良知的底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科技在传承文明中的作用。
(2)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葛剑雄教授观点的合理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从都国际论坛”于12月9日至12日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改革开放与合作共赢”。习近平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强调,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以仁爱、和谐、中庸等作为核心价值,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作为终极目标。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新时期,我们相信和平的阳光会真正普照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星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必将真正实现。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如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
2019-04-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纯天然绿色外治疗法,藏医药拥有3800多年的历史,并收录了药浴主方剂“五味甘露”,按照藏医理论取“阴、阳、水、土、草”五类植物药,其常用药物达100多种,后来各地的藏医药浴配方大多由“五味甘露”发展而来。此次“藏医药浴法”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的重要文化意义。

4 . 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虽起源于中国,但通过茶马古道等路线传播,很多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譬如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日本的抹茶和茶道等,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和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喜茶、一点点、奈雪の茶等新式茶饮快速成为网红品牌,拉动了年轻人的茶饮消费。但目前中国新茶饮市场的产品主要以奶盖茶和水果茶为主,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喜茶带火了芝士奶盖茶,其他品牌也跟风推出芝士奶盖茶,喜茶于是加速推出水果茶、软欧包等产品,最终引发了奈雪の茶对“喜茶抄袭”的炮轰。中国至今尚未诞生一个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茶饮品牌,却先陷入内战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认识。
(2)假如你是某新式茶饮店的老板,结合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如何从这场内战中脱颖而出?

5 . 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筷子却成了某些人眼中“奇怪的小棍子”,某国际时尚品牌的一则商业广告引起了国人的不满,也点燃了世人对“筷子”的关注热情。筷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对应着天圆地方;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人立于天地之间;筷子也代表着阴阳,一双筷子象征着阴阳合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们要做的不是对他国文化指手画脚,而是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冲突。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角度说明如何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冲突。
(2)说明筷子的文化象征中所蕴含的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智慧。
6 .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热议的话题。截至3月5日,该片票房己超过45亿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多。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涛浪地球》上映至今,凭借好口碑,吸引了大批观众观影,不仅是国内,《流浪地球》在海外的成绩表现同样不俗。在这部电影里,人们不仅能体会到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人类渺小的感叹,人与人之间那些难以割舍的情感,还能看到不同于以往外国大片中几个超级英雄拯救全世界的中国声音。一位美国观众评价到:“在《流浪地球》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当我看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那些以前在美国的电影院中并未被充分代表的文化-联合在一起去拯救全世界。这样的情节从一个美国观众的角度是新鲜的。”不久前,《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国内电影制作大量存在追求速度、追求流量影星的投资理念,不注重内容打磨和特效制作。路漫漫其修远兮。电影里“流浪地球”计划经历了400年筹备,2500年航行,100代人参与其中……这是中国人熟知的“愚公移山”故事,它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目标若是星辰大海,功成岂是一代人。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流浪地球》海外热映的原因及其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中国电影人应如何去实现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
(3)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请以此为题召开主题班会,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19-04-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2018年9月7日晚,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在西安举行。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认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在人文交流领域,平台载体全面拓宽,文化交往日新月异。作为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盛会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5年来,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日益提升,为促进沿线各国艺术交流、丝路精神传承、文明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以举办艺术节为契机,深入发掘古丝绸之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继续拓展务实载体,扩大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1)运用文化多样性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
(2)结合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阐述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从都国际论坛”于12月9日至12日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改革开放与合作共赢”。习近平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强调,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以仁爱、和谐、中庸等作为核心价值,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作为终极目标。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新时期,我们相信和平的阳光会真正普照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星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必将真正实现。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如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
(3)你所在的H社团计划举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你策划两个展览主题。
2019-02-14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2-13高二上·四川·阶段练习
9 .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种“和而不同”思想,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
思考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13-14高三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材料二 《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筷子篇》是如何谱写家的味道。
2019-01-30更新 | 4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